
1月27日下午,陜西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 賀桐 趙昊) 1月27日下午,陜西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劉小燕向大會作《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陜西人大工作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新一年工作。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劉小燕向大會作《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審議法規草案17件、通過11件創近年之最
據了解,2020年,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法規草案17件,通過11件,其中制定4件,修訂6件,修正1件涉及8部法規,創近年之最;審查批準設區市法規15件,配合全國人大完成立法調研和法律草案征求意見32件。
報告指出,2020年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修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等方面進行規范,推動營造更加穩定、公開、透明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圍繞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制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依法保障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填補了我省生物安全立法空白。圍繞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制定實施反家庭暴力法辦法,促進家庭和諧。修訂延安革命舊址保護條例,保護對象由8處增加到445處,更好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
開展執法檢查7項創近年新高
報告指出,2020年來,陜西省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18個;開展執法檢查7項,涉及9件法律法規、2件決議決定,創近年新高;開展專題詢問3場;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30件。
在助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聽取審議全省穩投資工作報告,開展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執法檢查,深入3市40家企業明查暗訪,與25戶企業代表進行座談。
在助力決戰脫貧攻堅方面,聽取審議全省脫貧攻堅專項報告,組織13個省級部門和單位召開專題座談會,深入5市13個縣區調研產業發展、易地搬遷、社區工廠運營、鄉村旅游發展等情況,推動夯實穩定脫貧基礎。
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聽取審議全省環境狀況和年度環保目標完成情況等專項報告,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執法檢查,連續3年對大氣污染等情況進行專題詢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此外,加強預算和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在全國第一家制定地方人大預算和國有資產聯網監督系統建設運行標準,實現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省級部門橫向聯通、省市縣人大縱向貫通,被全國人大預算工委選定為5個基層聯系點之一;首次聽取審議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率先在省級人大層面開展國有自然資源資產課題研究。
代表提交的5件議案、896件建議全部辦結
報告指出,2020年陜西省常委會邀請24人(次)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90人(次)參與常委會執法檢查,616人(次)參與委員會組織的立法座談、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活動;鼓勵和支持代表就近進站履行職責、聯系接待群眾,努力發揮全省5515個代表活動站的“宣傳站、民意窗、連心橋”作用;全面實行代表建議網上提交、交辦、答復、反饋,集中督辦視察建議540件、占比提高到60.3%。
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以來代表提交的5件議案、896件建議全部辦結,代表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到99.9%。
同時,陜西省人大常委會不斷優化代表履職服務,首次開通“陜西人大”電子閱文系統;首次將代表審議發言提出的意見匯總梳理,及時轉“一府一委兩院”辦理;制定修訂新時代加強和改進省人大代表工作的36條具體措施、省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規定等制度3個。
2021年將加強重要領域、新興領域立法
報告指出,2021年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將加強重要領域、新興領域立法。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修訂中國(陜西)自貿區條例、中小企業促進法實施辦法等法規;聚焦創造高品質生活,制定修訂全民健身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天然林保護條例等法規;聚焦實現高效能治理,制定修訂社會信用條例、實施律師法辦法等法規。對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辦法等法規進行立法調研。
同時,省人大常委會將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增強監督工作實效。聽取審議科技進步“一法一條例”貫徹執行和科技創新工作、重點項目建設等專項報告,有側重地開展專題詢問。
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執法檢查。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及區域協作等開展專題調研。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