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涵博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推出25條具體舉措,持續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
《通知》對擴大優質民營企業股權融資規模進行部署,提出發揮股權投資基金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的作用,積極培育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早期投資力量,增加對初創期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投入,完善投資退出機制等。
如何加速釋放企業創新創業活力?金融要素的高效投入不可或缺。近年來,以創業投資基金為代表的私募基金在“投早投小投科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省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省轄內登記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98家,管理基金數量582支,管理資金1215億元,管理人數量按省份排名居全國第14位;2022年,我省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2家,A股上市公司達到8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達13家,居西部第2位。
“從全國范圍來看,我省科教資源富集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是國內科技成果轉化及創業投資高度活躍的區域之一。但與先進地區相比,創業投資行業發展與科教強省地位還不相匹配。”民建陜西省委會秘書長宋楊說。
去年,省民建組織會內相關專家學者和會員企業家赴秦創原調研,走訪創投企業并召開座談會,在今年省兩會上提交了集體提案《關于推動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省民建建議,運用投行思維,破解“募投管退”堵點難題;優化創投營商環境,構建高質量創投風投集聚區;加快制定出臺《陜西省創業投資條例》,提升差異化監管水平,落實落細創投機構稅收優惠和風險補償政策;建強創投團隊,集聚專業化創投人才隊伍。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該廳支持省創業投資協會牽頭發起建設“中國(西部)創業投資生態服務中心”,通過建設機構服務中心、項目服務中心、人才服務中心、路演服務中心、招商服務中心、行業研究中心和交流活動中心,構建完善的創業投資發展生態,充分發揮創業投資對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帶動作用,將陜西打造為我國西部地區的創業投資高地,相關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近年來,我省積極出臺創業投資“政策包”——先后印發《關于促進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西安市打造創投生態十項舉措》等政策文件,進一步完善了創業投資行業發展協同推進機制和扶持政策措施。
促進創業投資繼續健康發展,需要厚植法律“沃土”。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張春明介紹,我局積極推動《陜西省創業投資條例》的起草工作,向省人大報送立法計劃,積極協調將《陜西省創業投資條例》列入2023年立法計劃調研項目,與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達成了條例的立法研究合作的意向,進行省內調研,開展研討交流。
張春明表示,下一步,該局將結合目前已出臺的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特別是國務院近期印發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圍繞《條例》擬解決的重點問題、條文制度設計等重點事項,適時開展省外調研交流,加快推進《條例》的制定和出臺。
在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方面,今年3月,在陜西省2023年創業投資發展論壇上,我省對創投風投機構、優秀投資案例、領軍人物進行表彰宣傳。依托省創業投資協會建設了創投智庫,匯聚近200位省內外創投專家,為科技企業提供投融資咨詢服務;探索“創投經理訓練營”培訓模式,形成了一套包含“募投管退”全流程科學的課程體系,通過“理論+實踐”培訓,累計培養創投人才超過300人;通過組織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系列路演活動,與深圳、北京等省外優秀投資機構和專家建立聯系,實現合作共贏。
省科技廳表示,將積極發揮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撬動作用,建立健全創投政策體系,加快中國(西部)創業投資生態服務中心建設,加強高端創投人才培育,加速與省外優質創投資源對接,推動我省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