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杜靜波)8月15日,記者從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的“自覺踐行兩山理念 當好秦嶺司法衛士”全國生態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以來,全省法院牢記“國之大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領會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的重大戰略意義,出臺了關于加強秦嶺、漢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的《意見》,監督指導全省法院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堅決當好秦嶺司法衛士。
2023年以來,全省法院形成了以“兩山”理念為統領,以專業化審判立足,以恢復性司法切入,以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落腳,“司法保護全面覆蓋,司法措施全面落實,司法效果全面顯現”深入推進,環境資源審判不斷融入國家治理、社會治理的秦嶺環境司法保護體系。全省法院堅持整體保護,共完善秦嶺沿線6市7個中院轄區環境資源審判機構37個,在秦嶺沿線相繼設立金絲峽、黃柏塬、秦嶺四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等生態環境保護巡回審判庭,零距離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省高院在周至縣秦嶺國家植物園設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巡回審判庭,成為全國首家省級層面環資巡回審判機構,順利實現三級法院秦嶺區域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全覆蓋。
2023年以來,全省法院一審共審結污染環境、非法采礦、非法捕撈水產品、濫伐盜伐林木等犯罪1049起;審結環境民事案件5474件,環境行政案件828件,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39件。全省法院有1件案件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中國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第三批),9個案件分別被最高法院評選為破壞森林資源類、國家公園司法保護類等全國法院十大典型案例,2個案件被最高法院《中國具有影響力環境資源案件》《中國環境資源精品案例》收錄,1篇環境公益訴訟文書入選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