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運森 記者 張璐
陜南的秦嶺與巴山山水相依,卻也因地勢偏遠、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使得許多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舉步維艱。無數懷揣夢想的孩子,面臨著因貧輟學的困境。為幫助孩子們擺脫這一困境,28年來,省慈善協會聯合全省各市、縣(區)慈善協會持續開展慈善助學項目,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莘莘學子的求學之路,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書寫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溫暖故事。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各慈善協會募集的10余億元助學款,如同點點繁星,照亮了100多萬名大中小學生的求學之路。其中,30多萬名家庭困難學子在慈善的助力下圓了大學夢。這些從秦巴山區走出的學子,帶著知識和夢想奔赴全國各地,在不同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謝霏:
慈善幫扶圓了“清華夢”
2024年10月的一天,安康市慈善協會收到了一封來自清華大學的信。市慈善協會會長崔光華仔細閱讀了來信,原來,這是市慈善協會2022年所資助的困難大學生謝霏的來信。
信中,謝霏鄭重地向市慈善協會及幫助過他的愛心人士表示感謝,同時詳細匯報了他過去兩年的學習與生活情況。
謝霏家住陜南巴山山區的漢濱區雙龍鎮杜壩村,8歲時失去母親,父親一直在外務工,小小的謝霏和妹妹便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謝霏初三時爺爺不幸去世,父親不得已回鄉種地。然而,在謝霏高一時,父親又離世了。堅強的謝霏沒有消沉下去,而是繼續刻苦讀書。在2022年高考中,他以683分的成績成為安康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面對家庭的困難,謝霏陷入痛苦之中……
市慈善協會理事、第40慈善志愿者小組副組長、陜西建工第五建設集團一公司經理王軍了解到謝霏的情況后,當即向市慈善協會申請以個人“小額慈善冠名基金”資助謝霏5000元助學金,鼓勵和支持謝霏克服困難、努力學習、擺脫困境,成長為國之棟梁。
謝霏在來信中介紹,入校后他始終心懷感恩、勤勉不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步。在學習上,大一下學期,謝霏參加了自動化系“因材施教”計劃,參與腦與認知科學領域的學習與研究。此外,謝霏還積極投身社會工作,大學二年級,他擔任班級團支書;2024年暑假,他還擔任學生會科協軟件部部長,不斷歷練成長。同時,謝霏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以行動詮釋責任和擔當,努力將每一份微光匯聚成照亮社會的溫暖力量。
“是慈善協會讓我有機會在大學這個廣闊的舞臺上展現自我、實現夢想。我會銘記大家的支持與鼓勵,將其化作我前行的動力。我將帶著這份恩情不斷努力、不斷進步,以期在未來能夠回饋社會、回報你們對我的期望與厚愛。”面對未來,謝霏從容而堅定,“無論是選擇繼續深造還是就業,我都將堅定不移地前行,用拼搏與奮斗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石斌:
愛心之光照亮求學深造之路
石斌出生于商洛市山陽縣,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母親常年患病,家庭經濟狀況十分窘迫。為減輕家庭負擔,在縣城上初中的他選擇租住在簡陋的房子里,靠著借同學的學習資料刻苦攻讀。
功夫不負有心人,石斌憑借自身的努力,成績在學校里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被西安市鐵一中學錄取。高中三年里,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愿者服務隊的邱華等5名志愿者成為石斌求學路上的堅強“后盾”。每人每月100元、共計500元的資助金,如同一股穩定的力量,支撐著石斌走過了艱苦的高中歲月。
當得知石斌在高考中取得687分的好成績、被浙江大學錄取時,邱華激動得熱淚盈眶。在石斌拿到錄取通知書后,邱華特意請他吃飯慶祝,這溫馨的畫面見證了愛心與夢想的交織。
進入大學后,石斌繼續在學術的道路上砥礪前行。2021年,他順利考上研究生,2024年又成功攻讀博士學位,專注于電子計算機專業的研究。一路走來,石斌心中滿是感恩,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用自己的所學回報社會,將愛心傳遞下去。
鐘博:
慈善改變了命運
1981年11月,鐘博出生在安康市漢濱區牛蹄鄉的一個邊遠山村。他半歲時,父親去世;一歲時,母親改嫁他鄉。從此,鐘博的世界里只剩下年邁的爺爺奶奶。在那個貧困的小山村里,祖孫三人相依為命,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然而,命運的磨礪并未停止腳步,1992年,爺爺舊病突發離世,只剩下奶奶與鐘博相互扶持。盡管生活如此艱難,但鐘博卻從未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在求學的道路上艱難前行。
1999年,正在讀高二的鐘博遭遇了又一次沉重打擊——奶奶也永遠地離開了他。此時的鐘博不僅陷入了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更面臨著學業即將中斷的困境。就在他感到絕望無助之時,安康市慈善協會如同一束溫暖的光,照亮了他黑暗的世界。市慈善協會送來了2000元助學金,這筆錢對于當時的鐘博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讓他看到了繼續求學的希望。
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對知識的執著追求,鐘博在學業上不斷奮進。2021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省慈善協會助學項目也為他提供了每年4000元的助學金,徹底解決了他大學四年的學費問題,讓他能夠毫無后顧之憂地專注于學業,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
大學四年的時光轉瞬即逝,2004年7月,鐘博順利畢業。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和回報社會的決心,他成為石泉縣的一名公務員,并下派到石泉縣中池鄉擔任鄉長助理。初入職場的他便展現出了非凡的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責任感。在他的精心組織和努力下,他所包抓的先進性教育駐點村成為全縣先進性教育活動示范點,他的工作成績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認可。
隨著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和業務能力的日益提升,鐘博憑借出色的表現,先后被調入石泉縣委、安康市委等部門,從事黨建網絡外宣工作。在這個新的領域里,鐘博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積極探索黨建宣傳的新途徑和新方法。鐘博的努力和才華得到廣泛的認可,他被聘為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基層黨建通訊員。在鐘博的積極參與和推動下,他所在的兩個部門分別被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評為“全國黨建宣傳示范單位”,他個人也連續被評為“優秀通訊員”,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他不斷前行的動力。
回首過往,鐘博感慨萬千:“我是不幸的,在成長的道路上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和離別。但是,我又是幸運的,是慈善給予了我改變命運的機會,慈善精神一直支撐和激勵著我。在工作崗位上,我時刻告誡自己要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用優異的成績回報那些關心我、幫助我的慈善人。”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