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公布2024年度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陜西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47家、綠色工業園區3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戶。2月17日,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截至目前,陜西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98家、綠色工業園區10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9戶;創建省級綠色工廠300家、綠色工業園區14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4戶;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超過30%,國家級綠色工廠數量位列西部地區第一。
近年來,陜西以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從2020年起,省工信廳每年召開全省綠色制造推進大會,為年度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名單企業、園區頒發榮譽證書并授牌,交流推廣綠色制造經驗做法,傳播綠色制造發展理念;建立完善省級綠色制造體系,形成逐級選拔優秀企業、園區創建機制。體制機制的完善,優化了陜西綠色制造體系結構,充分調動了企業創建綠色工廠的積極性。
2023年,根據《陜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省工信廳啟動工業領域碳達峰試點示范引領工程,在全省鼓勵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積極創建。同時,省工信廳積極爭取財政資金,對省級“零碳或近零碳工廠”“零碳或近零碳園區”試點驗收后成為典型案例的企業或園區給予獎勵;不斷完善梯度培育管理和獎勵政策體系,縱向形成國家、省、市三級聯動的綠色工廠及“零碳工廠”培育機制,橫向形成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帶動園區內、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創建綠色工廠發展模式,有力促進綠色制造全面推廣。
靠前服務、精準指導,省工信廳每年組織多場次、多形式的培訓活動,宣傳解讀綠色制造政策,提高企業創建綠色工廠的認知水平;積極開展綠色制造專家行活動,“點對點”為企業答疑解惑,指導企業創建綠色工廠。針對近年來行業評價細則標準增加,省工信廳組織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培訓,提高評價機構專業水平;開展“回頭看”,加強綠色工廠動態管理,確保綠色工廠質量。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出臺《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動態管理暫行辦法》,加強綠色制造梯度培育,開展針對性培訓和服務,解讀綠色制造標準政策和評價指標,引導企業挖掘降碳潛力,探索具有行業特色的低碳轉型升級路徑,積極創建“零碳或近零碳工廠”“零碳或近零碳園區”,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記者 蘇怡)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