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滿淑涵 通訊員 李輝
訪社區街巷、進企業工廠、走民生一線,深入界別群眾面對面開展宣講,手把手答疑解惑,心貼心傾聽訴求……
今年2月以來,西安市政協組織開展全市“深化六個改革”重點工作宣講活動,委員們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充分發揮自身影響力和感召力,開展形式豐富的宣講活動,闡釋全市“深化六個改革”的重要意義、主要工作、實踐路徑,匯聚各方力量、廣集睿言良策,團結各界群眾積極響應、共同參與、全力支持市委決策。
聚焦重點“精”起來
西安市政協委員宣講活動始于2022年,如何持續擦亮活動品牌?周密部署、系統策劃、全流程細化至關重要。
西安市政協召開委員宣講活動動員部署暨專題培訓會議,明確今年要圍繞全市“深化六個改革”重點工作深入界別群眾開展宣講,廣泛凝聚共識,引領各界群眾理解認同、關心支持深化改革工作,為西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民心、強信心、筑同心。市政協主席會議專題審議宣講方案,確定活動安排,明確“政策解讀+互動交流+成果轉化”的宣講工作思路。市政協辦公廳根據市委“深化六個改革”重點工作部署,積極對接市發展改革委籌備宣講提綱、制作統一宣講課件,以“專門委員會-界別委員工作室-委員”的形式開展傳導培訓,確保宣講“有的放矢、內容精準”。
活動期間,每月開展260場以上宣講,單場參與人數從十余人到上百人不等,委員們不僅要講好統一課件的“規定動作”,還要發揮專長,立足“小而美”“小而專”“小而活”,講好讓群眾解渴的“自選動作”。
“在三場宣講活動的實踐中,我真切感受到政協委員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重要意義,今后我也將繼續深入界別群眾,開展一線調研,針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補齊的短板、需要突破的瓶頸謀良策、建諍言、出實招。”王文禮委員說。
提質增效“活”起來
委員宣講活動開展以來,西安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突出“專”的導向,發揮界別優勢,以“統標準不統形式”為原則,突破宣講“大鍋飯”,實行分類“烹小鮮”。
經濟委員會組織工商聯、經濟界別委員深入龍鋼廣場、億禾實業等企業,解讀產業創新與開放型經濟相關政策;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聚焦鄉村振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閻良區新興街道等地宣講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機制改革舉措;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在關中書院、土門工人文化宮等場所,將改革政策與文化傳承相結合進行宣講……
“不同于臺上講、臺下聽的傳統模式,我們多角度多渠道豐富宣講形式。”史建奎委員是西安市政協教育界別委員工作室召集人,他說,通過“政策解讀+集團校發展研討”形式,宣講活動輻射帶動更多學校教師代表、民主黨派成員參與進來,大家一起為推動教育改革集智聚力。
“宣講+專題講座”“宣講+座談分享”“宣講+實地觀摩”……緊盯形式“活”,讓“專業人講專業的事”,“宣講+”加出更多針對界別群眾特點的新路徑。
山卓委員以“守護生命之源”為主題,結合水廠運行案例宣講綠色低碳發展;王瓏委員先后在浐灞濕地公園滋水榭、弘健水上運動中心同界別群眾進行深入互動交流;袁芳委員發揮新聞工作者專長,以大小屏聯動的方式策劃推出新聞報道,用心用情傳播正能量……
此外,西安市政協通過官網、公眾號、“委員履職通”等平臺積極推送宣講動態,加強典型案例宣傳。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還組織港澳委員利用網絡平臺發布宣講視頻,覆蓋全市港澳臺僑界別群眾,在指尖互動中凝聚發展共識,讓改革所向與群眾所盼更好契合。
突出轉化“實”起來
“委員宣講活動的成效既要看政策解讀是否講細講透,還要看委員投身改革、支持改革、推動改革的動能怎么樣,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的工作做得怎么樣。”西安市政協委員工作委員會工作人員說,為了推動委員宣講活動有成色、有成效,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建立“宣講臺賬”,每周實時統計活動進度情況,落實“一人一表”反饋制度,并建立“宣講-調研-建言”閉環機制,引導委員在宣講過程中及時收集群眾訴求,第一時間形成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委員工作委員會定期匯總,將宣講情況納入委員年度履職考核。
一場場宣講也在反向滋養委員履職能力上水平:范超委員利用市級鄉村振興顧問身份,深入靈沼街道苗駕村宣講,就群眾關心的“五個振興”進行互動交流,對大家反映強烈的問題再調研、再核實、再思考,形成專題報告提交相關職能部門;何彥武委員在宣講中專門設置提問環節,把界別群眾的發展訴求收集起來、時時掛心,并發揮專長撰寫發布科普文章,進一步拓展交流互動的深度和廣度;邢小東委員做足功課奔赴市場一線開展宣講,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疑惑一一解答群眾關切……
通過宣講引導各界群眾增進理解、消除疑慮、形成合力,西安市政協還在宣講活動中注重融入思想政治引領,更好地聯系各界、團結各方,以實際行動推動改革目標落地見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據統計,今年西安市政協委員宣講活動總計開展800余場,直接受眾超過3萬人次,提出的意見建議推動解決了一批企業融資、社區治理、教育供給等民生問題,委員們“在政協工作中唱主角、在本職崗位上作表率、在界別群眾中當示范”的精氣神更足了。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