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那是北宋末年,鳳翔知府蔡欽葬于北坡,此地由田家坡改為蔡家坡。蔡家坡在宋代已現集鎮雛形。1937年,隴海鐵路西安至寶雞段通車,蔡家坡成為交通大動脈上的重要驛站。抗戰時期,政府在此創辦紡織廠、西北機器廠和動力酒精廠,蔡家坡的近現代工業開始起步。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在此布設了陜汽、西機、陜九、渭河工模具等一大批大中型的國有企業。自此,陜汽制造的我國第一代重型軍用越野車就從這里駛向全國,蔡家坡成為西北地區著名的工業重地。
面片是機器壓的,薄而筋道,調的湯汁里有岐山特有的醋水和油潑辣子。4元一碗的湯面,不求驚艷,但求實在,熱乎的口感,裹著家常的調味,填飽肚子的同時,也給錢包留下寬裕。
9月5日中午,“西機片片面”的張老板說起父親和自己在當地二十多年的堅守,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華麗辭藻,就一句“你選擇信任,我選擇誠信”。
這家家常味道的面館位于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鎮,堪稱“寶雞最便宜的美食”之一,每天只賣早上和中午,是很多廠礦子弟的青春回憶。“在外地上班的、當兵的家鄉人,回到蔡家坡,就饞這一口片片面”。

每到飯時,西機片片面聚集了眾多食客
如果說“西機片片面”比起臊子面、搟面皮,是更能喚醒當地廠礦人內心繾綣的鄉愁,那么蔡家坡鎮的變遷就是陜西縣域經濟轉型的生動縮影。
昔日:不是縣城卻勝似縣城
“西機片片面”的名稱由來源自“西機”。從面館出來,走上幾十米就是西北機器有限公司的大門。這家原名為“西北機器廠”的企業始建于1940年,既有傳奇的歷史,也是我國電子行業研發、制造專用設備的骨干。
記者在西北機器有限公司了解到,1940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熾,大批工業企業西遷。蔡家坡紡織廠、西北機器廠、蔡家坡酒精廠落戶于這個西府重地。從那時起,“西機”開始了80多年的跋涉。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西北機器有限公司以智能專用裝備、高新裝備、醫療電子裝備、特種復合材料四類產品為發展方向,憑借雄厚的科研能力先后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了3500多個品種、68000多臺(套)各類設備,取得了340多項國家專利技術證書,有80多項產品榮獲國家、部、省級各類獎勵和表彰,60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替代進口。“西機”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大規模集成電路與彩電裝備國產化、西氣東輸等重大項目,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我國電子工業、裝備制造業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目前,西北機器有限公司隸屬于陜西電子信息集團,是我國電子行業研發、制造專用設備的國有大型骨干企業,總部位于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擁有西安科研開發和蔡家坡生產制造“兩個基地”。
在蔡家坡鎮,如“西機”一樣的拳頭工業企業不在少數,“702”“陜九”“陜汽”……每一個拎出來,都是行業的翹楚。
1937年3月1日,隴海鐵路西寶段正式通車,蔡家坡火車站投入運營。火車拉來的,不僅有人流物流,還有先進的思想與外面的世界,更重要的則是以機器大工業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蔡家坡從此走上工業化發展的軌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陜汽”“前機”“先機”“五二三”等企業先后在這里掀起熱火朝天的工業潮,并且在各自范圍內引領著周邊地區的時尚潮流和文化娛樂活動。
蔡家坡因此有了“不是縣城卻勝似縣城”的繁華。
今朝: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
在蔡家坡鎮,記者見到蔡家坡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宏勛。他對蔡家坡的介紹更細致、準確、全面。他指著辦公室內懸掛的鎮域地圖說,位于岐山縣城南部的蔡家坡,因依秦嶺傍渭河而秀麗,因一條鐵路而興盛。

王宏勛介紹蔡家坡的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初期,蔡家坡抓住市場經濟機遇,在鞏固重型汽車制造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涌現出了一批明星村。到20世紀90年代,蔡家坡工業企業發展到200余家,形成了“汽車制造為主導、輕工紡織為補充”的產業格局。但進入新世紀,傳統生產模式的瓶頸逐漸顯現,轉型升級成為破局的必然選擇。
1995年,省政府批準設立蔡家坡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至今,蔡家坡相繼被確定為陜西省重點示范鎮、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國家級建制鎮示范試點鎮和陜西省小城市培育試點,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產業(專用車及零部件)示范基地、國家火炬寶雞蔡家坡重型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
夢想: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
陜汽集團商用車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工作人員馬熺航,對蔡家坡牢牢抓住汽車產業的戰略深有感觸。他帶領記者參觀現代化的廠房,一輛輛嶄新的商用車從流水線上完成組裝。

陜汽商用車的生產流水線
他說,陜汽商用車是陜汽控股“雙輪驅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陜汽全系列商用車產品制造基地。公司主營延安高端重卡、德御重卡、德龍輕卡、智云能源等全系列商用車及專用車產品,在經濟性、舒適性、輕量化、新能源及智能網聯等領域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能力和研發優勢,擁有專利100多項。公司連續兩年保持高速增長,今年1至7月,公司實現整車產銷量1.67萬輛,同比增長25%。
智云新能源輕卡作為陜汽商用車新能源戰略核心產品,憑借著超長續航能力和智能化未來技術等核心競爭力,收獲不少訂單。前不久,在吐魯番進行的高溫干熱實驗中,智云S300實驗運行超過6000公里,駕駛室空調溫度始終保持在26℃-28℃,實驗期間平均能耗每3公里1度電。在極寒環境高寒實驗中,車輛滿載6噸,行駛里程可達250公里以上。
王宏勛說,蔡家坡的主導產業是汽車產業。近年來,聚焦汽車產業聚集區建設,加快汽車產業整鏈推進,全力推進汽車產業新能源轉型升級,建立骨干龍頭企業培育庫。目前,區內擁有規上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企業43戶,包括陜汽商用車、中集車輛等6家整車及專用車企業。今年1至7月,陜汽商用車實現產值33.16億元,同比增長27.6%。全區43戶汽車產業規上企業共實現產值127.56億元,同比增長10.5%,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78%,產業聚集效應不斷顯現。

日新月異的蔡家坡 通訊員 容妍 攝

美麗的蔡家坡 通訊員 容妍 攝

蔡家坡夜景 通訊員 容妍 攝
目前,蔡家坡經開區正在推進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工作,這個承載多少人夢想的熱土已然闊步走在建設絲路汽車名城的大道上。
文/圖 記者 王曉光
記者手記
故鄉是“我們廠” 夢想由“我們創”
從廠礦出來的人,在社交場合最害怕人家問:“你老家是哪里的?”
因為我們不會字正腔圓地說當地話。在一個全封閉的環境里,進入廠大門就是一個獨立的世界。銀行、學校、澡堂、燈光球場、俱樂部,甚至是冰棍房,一應俱全。
我們的父輩在那里拋灑青春,我們在那里的醫院出生,胸前掛著帶著細繩的鑰匙,踩著預備鈴從家里出發去學校……
當我們中年再回望時,那老式的住宅樓,那熟悉的街坊呼喊聲,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的“精神臍帶”。我們的故鄉是“我們廠”。
而那樣的廠子帶動著蔡家坡一樣的鄉鎮在城鎮化的道路上拔節生長,這些鄉鎮有了獨屬一份的氣質與記憶。
今天的蔡家坡攜帶著“我們廠”的精神符號,去圓一個更大的夢想,而夢想實現的主力依然包括那些對工廠滿含深情的“我們”。
所以,故鄉是“我們廠”,夢想的實現由“我們創”。
記者 王曉光
短評
讓工廠像大樹一樣常青
工業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是現代化的基石。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有一批工業萌芽新生,茁壯成長。也會有一批工業萎縮、衰退或者消失。有的曇花一現,有的歷久彌新。蔡家坡是陜西乃至西北地區著名的工業重地,抗戰時期、三線建設時期、改革開放等重要時期,蔡家坡都為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從近現代工業開始起步到如今,80多年的風風雨雨,蔡家坡不斷升級換代,不斷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是寶雞的驕傲,也是陜西的驕傲。
區域性的工業重地需要很多年的培育和積淀,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文明的源泉,工作和生活在這個產業鏈上的每個人都應該悉心呵護,讓工廠像大樹一樣常青,讓產品像河水一樣長流。由此說來,蔡家坡是區域工業重地的樣板,縣域工業園區應該向蔡家坡學習,與蔡家坡一起進步。
記者 石俊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