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 通訊員 碧龍 永剛):近日,在寶雞市鳳翔縣,各項旅游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鳳翔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黨榮科表示,鳳翔縣正以文化為底,全力發展全域旅游建設。
鳳翔縣古稱雍,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先秦雍都、西府民俗、蘇軾東湖、國脈鳳香”的形象已為外人熟知。如今,在多方合力加持下,鳳翔全縣正打造“一核兩極三線四區”的旅游空間格局,形成以城市為核心,覆蓋全域的創新旅游目的地。
“非遺保護+傳承”引領文化產業發展
在寶雞市鳳翔縣城關鎮六營村,非遺傳承人胡新明正潛心研究,想要創造出更富有藝術色彩的泥塑作品。這一習慣他已經堅持了數年。

位于寶雞市鳳翔縣城關鎮六營村的中國泥塑文化園 供圖 鳳翔縣委宣傳部
六營村有“中國泥塑第一村”的美稱。多年來,以胡新民為代表的一批民間藝人,全身心投入到泥塑創作研究中。據了解,鳳翔泥塑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2006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鳳翔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鳳翔泥塑”發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六營村先后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全省鄉村旅游示范村”“全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稱號。鳳翔泥塑在外的影響力迅速擴大,成為鳳翔在外界最響亮的品牌和名片。
作為陜西省文物大縣,鳳翔縣人文歷史悠久,文物遺存非常豐富。全縣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處。秦公一號大墓景區、鳳翔縣博物館、周家大院、東湖園林、西鳳酒釀酒舊址和紫荊山會議舊址……這些文化遺產和古建民居在政策的加持下,正釋放出別樣的光彩。

秦公一號大墓 供圖 鳳翔縣委宣傳部
當前,鳳翔縣“文物+生態+旅游”模式成效凸顯。中國先秦史學會秦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考古實踐基地在鳳翔掛牌;《鳳翔遺珍》等書籍出版;《飲馬黃河》等紀實片在央視播放……鳳翔縣已成為國內獨具特色的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和國內外游客競相追捧的旅游目的地。
以大東湖為突破點 實現“旅游+躍升”
2020年9月27日,鳳翔縣委、縣政府印發《鳳翔縣東湖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工作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1年6月完成東湖4A級旅游景區建設。

鳳翔縣東湖景色 供圖 鳳翔縣委宣傳部
東湖,古稱“飲鳳池”,公元1062年,詩人蘇軾在鳳翔府任簽書判官時,曾在此修筑宋代風貌的亭臺樓榭,為東湖而寫的詩文共有180多篇。2006年以來,鳳翔縣委、縣政府圍繞“打造特色旅游名縣”的奮斗目標,編制了東湖環境整治十年規劃,累計投資1.2億元,實施整治工程,使得東湖面貌煥然一新。總投資8800萬元的東湖南廣場于2018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現在的東湖景區形成了以蘇軾文化為主的湖北區、以水域瀏覽為主的內湖區、以賞蓮賞花為主的外湖區,健全了東湖景區各項功能,成為寶雞乃至陜西旅游景觀中的精品。
鳳翔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黨榮科表示,鳳翔縣正著力打造“一核兩極三線四區”的空間格局。鳳翔縣正以大東湖景區為引領,以G210、G104和旅游大環線為主要精品旅游線路,大力發展大雍城遺址景區,并打造以淺山森林游憩區、山水森林度假區、鄉村田園休閑區、工業觀光研學區為主要內容的全域旅游新面貌。
從整體規劃上看,鳳翔縣全域旅游建設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從2019年到2021年,實現全域旅游資源整合,打造全域旅游主題生態園、絲綢之路重要的文化旅游節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第二步,從2022年到2025年,實現文化資源旅游突破,打造中國雍秦文化旅游目的地、陜西三大秦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國內一流的研學旅游目的地;第三步,從2026年到2030年,實現旅游產業示范發展,打造國際知名的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地和創造性發展地。
頂層設計凸顯優勢 為全域旅游“加碼”
2020年9月27日,鳳翔縣委、縣政府印發了《鳳翔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到,鳳翔縣加快推進旅游發展全域化、供給品質化、治理規范化、參與全民化、效益最大化,到2021年6月,成功創建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
從基礎設施建設上來看,鳳翔縣將加快寶雞機場、空港新城、旬鳳高速、城際鐵路建設,積極推進鳳翔過境高速公路建設,加快實現縣域內旅游交通“網狀”覆蓋和“閉環”連接,依托城市輕軌高速等重點樞紐,全面建成和完善縣級旅游集散中心,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中、功能完善、科學運營的旅游集散網絡。
從重點項目來看,鳳翔縣將實施東湖景區、秦公一號大墓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工作,全面提升景區環境和服務品質,健全城鄉休閑娛樂設施,完善娛樂、康養、會展等業態,建設城市文化旅游綜合體,打造彰顯城市形象的文化旅游景區。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鳳翔縣將配套完善六營民俗村、玉燕山莊、紫荊村等鄉村旅游點的旅游要素,發展一批旅游特色小鎮,有序發展鄉村康陽、運動、研學、休閑、獨家等鄉村旅游新業態。同時深入推進旅游扶貧,力爭旅游扶貧惠及全縣所有貧困村。
此外,鳳翔縣將制定縣域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保護方案,加強對綠水青山以及歷史文化、民族文化、非遺文化等人文資源保護,按照“一鎮一色、一村一品”總體要求,強化城鄉建設與旅游發展有機銜接,優化城市風貌和建筑景觀,建設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保護古鎮和傳統村落,留住鄉愁。
黨榮科說,鳳翔縣將圍繞雍城湖濕地治理等項目,完善周邊旅游公路、自行車道和游客步行道等游覽體系、配套休閑餐飲,精品民宿、戶外運動設施,大幅提升城鄉旅游環境、人居環境和品牌形象,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大發展。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