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西安工業度過了極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西安支柱產業倍增壯大,重點產業鏈優化提升,項目招引推進效果顯著,產業強市支撐更加堅實。2022年82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11月同比增長13.1%,連續8個月保持15個副省級城市及9個中心城市第一。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排名躍升8位,位居全國第12名。
這一年,西安抓產業倍增,支柱產業規模實力有了新突破。制定落實支柱產業倍增計劃,深化“鏈長服務制”,強化“鏈主主導制”,推進19條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強化要素保障、引導集群發展、建強產業生態。
比亞迪汽車、三星電子產值首破千億,新增百億元制造業企業3戶。1—12月,六大支柱產業產值增長27.9%,其中,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增速分別達到56%、27.8%、31.4%。
西安汽車產業全年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全年汽車產量達到125.55萬輛,同比增長96.48%,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101.55萬輛,同比增長277.5%,占全國份額14.38%。
這一年,西安抓項目強基,產業發展有了新支撐。老朋友,新合作:比亞迪汽車零部件增產擴能項目、創維智能家居生產基地、西安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一期三階段等重點項目落地建設。重大項目高質量推進:隆基29GW、華天5G集成電路封裝產業化、康佳智能家電、三星環新擴能、華為物聯網中心等項目建成或投產。1—11月,225個先進制造業及研發平臺項目完成投資1220.9億元,占全年計劃投資的105.6%。
這一年,西安抓助企培優,企業躍升有了新生態。全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戶,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3戶,新增制造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上市企業11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79戶,為西安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新征程上,西安產業強市的初心愈發堅定,奮斗的姿態和干勁從未改變。全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全面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持續加快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西安正在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比亞迪:在西安已形成較完整的汽車產業鏈格局
過去一年,比亞迪憑借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等顛覆性技術,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兩條腿”走路,迎來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爆發。
2022年,比亞迪在西安累計實現產值1827億元,同比增長超155%。其中,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實現產值1362億元,同比增長超220%,生產整車100.8萬輛,同比增長超145%,結束了西安沒有千億級企業的歷史。西安眾迪鋰電池有限公司實現產值296億元,同比增長3.3倍,為我市再增一家百億企業。
在與西安共同成長的20年里,比亞迪相繼落子乘用車、商用車、電子、汽車金融、軌道交通和動力電池等全產業鏈業務,布局整車、電池、電機、電控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逐漸躋身全球車企巨頭,也帶動了西安汽車產業實現狂飆突進。
如今,西安已成為比亞迪繼深圳總部外,發展質量最高、布局產業最全的北方基地。截至2022年底,比亞迪已在陜布局企業超20家,產業鏈布局正不斷延伸,如鋰電池、云軌交通、半導體等,形成了包括乘用車、商用車、電機、動力電池、汽車金融、軌道交通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格局。
中國首個“零碳”物流園區升級擴容
中國首個“零碳”物流園區——落戶于西安港務區的京東“亞洲一號”西安智能產業園,2022年11月,迎來了園區2期啟動運營。
京東“亞洲一號”西安智能產業園是西北規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中心之一,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相當于40多個標準足球場。廠房屋頂的10萬平米光伏發電設備可以為園區提供綠色電源,白天可供園區自動化設備運轉使用,為電動新能源車充電。夜晚儲能設備可將白天儲存的綠色電力在用電高峰期釋放,起到一定程度的“削峰填谷”作用。
2期啟動運營后,園區成為西北地區首個全流程柔性生產物流園區,應用北斗新倉模式,具備了支撐日均分揀超140萬件包裹的能力。整個園區日均快遞分揀能力突破240萬件。目前,陜西省內95%的京東自營訂單都可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縣級鄉村地址覆蓋率100%。
光伏巨頭隆基綠能452億元重大產業項目落地西咸
繼一個月前首次創造由中國科技企業“標定”的硅電池效率世界紀錄之后,又有好消息從隆基綠能傳來——這家光伏業龍頭企業將進一步擴大在西安的投資,總投資452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落地西咸新區。
1月17日,西咸新區與隆基綠能簽署產業合作協議。隆基綠能年產100GW單晶硅片及年產50GW單晶電池項目落戶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本次簽約的項目總投資452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納稅60億元,帶動就業1.5萬人,是目前全球產能最高的光伏生產基地。據悉,該項目將有力促進一大批行業上下游配套生產廠商聚集,使西咸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光伏產業研發、生產制造基地。據測算,年產50GW的單晶電池可實現每年發電約1330億度,能減少4800萬噸標準煤消耗,進而減少1.0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法士特集團:數字賦能 守正創新 引領行業發展
機器人手臂、全自動數控機床、全流程危廢物處理……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新建的“黑燈工廠”實現了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變,生產效率提高7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14%,人均產值提高5倍多。最新科技成果“特種車液力自動變速器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獲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2022年,法士特全面步入數字化時代。全年出口創匯創造歷史新高,同比增幅55%以上。企業入圍“雙百強”榜單,位居“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第68位。各項經營指標連續第20年名列中國齒輪行業第一,重型汽車變速器年產銷量連續第17年穩居世界第一。
“2023年,法士特將進一步推動數字化轉型,確保傳統中重卡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著力擴大新能源、智能化產品市場主導優勢。”法士特集團董事長嚴鑒鉑表示,“我們將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加強與國際知名企業戰略合作,不斷加大智能化、高端化產品海外推廣力度。”

記者手記:
產業鏈式發展激發聚變效應
2022年,在項目工地,建設者們搶工期、趕進度;在產業園區,生產車輛穿梭忙碌;在企業車間,生產線加速運轉。火熱的生產場景和高漲的干事創業熱情,驅動著西安工業經濟全力奔跑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路上。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2022年,西安通過狠抓支柱產業壯大和產業鏈水平提升,深入實施“鏈長制”,加快完善19條重點產業鏈,建設具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如今,圍繞“鏈主”企業,上下游企業在不斷“鏈”動,鏈出更多產業優勢和發展機會。在龍頭引領、集聚整合、深度協作下,西安產業鏈條逐步完善、產業集群加速集聚,西安正在向加快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生態系統的目標大步邁進。
(文/記者 黃曉巍 王赫 劉寧 圖/記者 竇翊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