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今年以來,西安市灞橋區扎實推進省委“三個年”活動,全力推進知識產權運用轉化,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通過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知識產權“壯苗”等行動,努力搭建政銀企交流合作平臺,讓企業的“無形資產”實現“有形財富”的轉變。
聚力一線調研摸清企業需求
一方面,灞橋區市場監管局積極建立灞橋知識產權保護重點聯系單位庫以及質量標準知識產權工作微信群,將全區121家重點企業納入日常指導聯絡網中;另一方面,通過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知識產權問卷調研等工作,進一步走進轄區中小企業,做好需求分析,深度宣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惠企政策。
聚力部門協同創新工作模式
灞橋區市場監管局、區金融辦等多部門共同協作,積極與多家金融機構進行精準對接,搭建政銀企合作平臺,全面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同時,多部門聯合成立灞橋區中小企業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并進駐區市民中心,一站式、全方位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科技金融創新服務。
聚力多方資源拓寬服務渠道
為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再優化,灞橋區知強辦積極發揮牽頭抓總作用,聚力市區多方優勢資源,依托銀行、擔保、知識產權等各類專業機構的“組團優勢”,拓寬服務新渠道,采用分段、打包等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更加適配的科技金融產品,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目前,全區聯系5家銀行為10家企業完成專利融資質押貸款3611萬元,真正讓中小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為灞橋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