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推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幫助殘疾人實現共同富裕,近日,《陜西省殘疾人聯合會助殘共富促“千萬工程”實施意見》正式印發,每年重點扶持500個助殘共富“千萬工程”示范村,通過示范帶動,幫助殘疾人實現振興路上不掉隊。到2027年,全省農村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基本健全并常態化實施。
全面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
《實施意見》明確,實施12個助殘共富項目,全面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享受康復托養、社保兜底、家居改造等服務。依托村(社區)殘疾人協會、農家書屋、村兩委等陣地、設施,在“千萬工程”示范村建設“千萬工程”助殘就業服務驛站,實現輔助器具適配、政策宣傳、就業服務、文體服務等功能,為“千萬工程”助殘共富提供服務,每年建設500個。
開展殘疾人家庭經營陽光增收扶持。扶持農村殘疾人或農村重度殘疾人家庭成員發展家庭經營項目和助農增收產業。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利用自有家庭院落空間及周邊資源等, 發展特色種養、手工作坊、林下經濟、休閑旅游住宿、生產生活服務等多種形式的家庭經營項目;發展林業果業、中藥、農副產品加工、電子商務、互聯網營銷等多種形式的助農增收產業。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每戶扶持5000元,年度扶持6000戶,有效增加家庭收入,助力千萬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殘疾人可享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提升殘疾人托養和照護服務水平。增強政府提供殘疾人基本托養服務的能力,加大在托養設施、政策、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統籌協調,通過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護理、康復和勞動技能訓練,促進輔助性就業發展,改善殘疾人生存發展條件。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在殘疾人托養服務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持續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對有需求的殘疾兒童開展康復救助,改善身體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有效解放家庭生產力、緩解家庭支出和照護負擔。按照每人2.5萬元的標準,實現有需求的殘疾兒童應救盡救。
持續開展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推進康復就業有效融合。通過提供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助聽器、輪椅、拐杖、假肢等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提升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生產勞動能力。年度投入6000多萬元,對有輔助器具適配需求的殘疾人服務率不低于87%。持續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康復就業有效融合。對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600多萬元救助不少于1200名殘疾人
開展殘疾人臨時救助。幫助因遭遇重大疾病、意外傷害、突發狀況或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殘疾人解困境、渡難關。年度投入600多萬元,為不少于1200名殘疾人提供臨時救助。
實施殘疾人助學項目。對新入學殘疾大學生和困難殘疾人家庭大學生給予資助,對開設高中部(職教部)的特殊教育學校給予支持,對高校殘疾人畢業生給予見習補貼和就業獎勵。年度投入600多萬元,資助1200多名殘疾大學生和困難殘疾人家庭大學生。
開展殘疾人文化和體育服務。通過扶持盲人閱覽室規范化建設,深入開展文化活動入村入戶活動等,提升殘疾人文化服務水平。年度為1200戶殘疾人家庭提供康復健身服務,建設40個殘疾人體育健身示范點。(記者 王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