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榆林堅持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扎實穩步推進“受審分離”小切口改革,變“一堆事”為“一件事”,讓“多次跑”變“高效辦”,切實解決一樁樁辦事企業、群眾的煩心事。
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目標,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積極推行一窗受理集中辦,聚焦“體外循環”等企業、群眾反映集中的問題,通過“一口受理、一口出件”實現“辦事只進一扇門、大廳之外無審批”。市政務服務大廳率先在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和企業社會事務審批服務專區推行“受審分離”模式,市政務服務中心和進駐部門分別行使事項的受理出件權和審批審查權,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截至目前,市級“受審分離”改革已覆蓋25個部門的890項(含拆分項)審批服務事項,基本實現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
同時,榆林全面推行復雜事項限時辦,聚焦多環節事項辦理時限過長、難以管控等問題,將影響審批效率的關鍵流程全部納入一窗綜合受理平臺管理,推動部門限時辦結有效落實。目前,全市已完成涉及10個部門的133項(含拆分項)常辦復雜事項現場踏勘、核查檢查、檢驗鑒定、聽證論證、專家評審辦理環節的流程設置和時限配置,分別為5個工作日、6個工作日、10個工作日、7個工作日和30個工作日,并同步在一窗綜合受理平臺中嵌入應用。
針對材料標準模糊、“不打招呼不受理”等問題,榆林積極推行容缺受理承諾辦法,通過受理環節標準化倒逼審批服務全流程標準化,推動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等落地見效。細化材料要素,針對窗口辦理事項尤其是常辦高頻事項開展顆粒化梳理,重點梳理出31項容缺事項和近50項容缺材料,對容缺事項直接先行受理,按正常流程開展審查,待材料補齊后正式出件。制定出臺了《榆林市政務服務事項預受理和一次性告知單》,最大限度讓辦事企業和群眾少走彎路、一次辦成。
今年以來,榆林各級各有關部門還系統推行全程跟蹤督辦,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審批服務事項的全流程、各環節進行常態化督導檢查。做實線下督查,首次公布綜合窗口工作人員和進駐大廳部門兩類負面行為清單和11種主要負面情形,一經發現即列入問題臺賬和整改清單。優化線上督查,將審批服務事項的節點和環節信息全部納入一窗綜合受理平臺在線監控,對受理量、審批量、辦結量等主要數據實時調取和匯總,并在市政務服務大廳電子屏上動態實時展示7日內有關數據。(記者 吳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