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扁擔”、奶山羊、足球小鎮……隨著一個個獨一無二的“標簽”脫穎而出、嶄露頭角,陜西縣域正在實現蝶變躍升。
攤開陜西經濟地理版圖,80%的國土面積、55%的常住人口、近一半的經濟總量在縣域。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縣域,潛力在縣域。各個縣(市、區)能不能找準產業發展戰略基點,能不能找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徑,進而做大做強縣域主導產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事關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的進程和成色。
從一個個發展數據來看,我省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區位條件,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取得了積極成效。面對2025年的發展任務,一定要堅定信心,再接再厲、乘勢而上,錨定發展目標,把縣域經濟這塊“蛋糕”做得更大、更富特色。
從發展的具體實踐來看,我省縣域產業的發展,有些是搶抓產業發展機遇,有些是對自身資源深度挖掘,有些是鍛長板加快主導產業集聚。實踐證明,有歷史耐心、有發展定力,緊緊圍繞自身特色定位接續開發、拓展、深化,加快傳統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特色產業培育壯大,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就能打造更高水平的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一定要搶抓戰略機遇,立足資源稟賦,把發展壯大縣域主導產業放在構建陜西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來把握,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強化縣域產業支撐。
縣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激發“小縣域”的大能量,非朝夕之功,需要用全局和長遠的眼光,在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不斷創新思路破立并舉,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進而培育壯大縣域經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汪曼莉)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