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記者從省醫療保障局獲悉:日前,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典型案例,我省延安市醫療保障局“建立數據分析機制 賦能醫保醫療高效協同發展”入選,系我省首個入圍的改革典型案例。
2024年7月,延安市成立涵蓋醫保部門、醫療機構、社會監督力量的醫保數據工作組,促進按病種分值(DIP)付費2.0版落地。延安抽調醫療機構各專業的專家組建改革指導組,引入臨床專家建立醫保專家庫,開展醫療機構等級系數、特例單議評審等工作;建立分析指標體系,按月公布醫療機構病例入組、結算清單上傳率、質控通過率等情況,按季公布結算清單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醫保基金運行、特例單議受理等情況,按年公布醫?;鹉甓冗\行、預算執行、病例組合指數、次均住院費用等情況。
“我們定期向醫療機構公布盈虧和費用占比情況,醫保基金收支、結余情況,總額預算執行進度,核心指標和改革運行成效等信息,促使醫療機構降本增效,不僅規范了醫藥服務行為,更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延安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王軍鋒說。
當前,省醫療保障局與省衛生健康委、省藥品監管局已建立醫保醫療醫藥“三醫”協同治理機制。為推進支付方式改革,陜西建立全省統一的付費管理辦法和績效考核辦法,支付方式改革已覆蓋所有區縣。此外,陜西出臺《關于中醫優勢病種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遴選24個中醫住院優勢病種、9個中醫日間病房病種和11個中醫門診治療病種納入支付方式改革范圍。
“我們定期向醫療機構‘亮家底’,通報本統籌區醫保基金運行情況,及時收集醫療機構的意見建議,穩定醫療機構預期,實現數據助推改革發展的工作目標。當前,全省各地已建立醫保醫療協同治理機制,完成醫保數據工作組組建并開展工作。”省醫療保障局支付方式改革辦公室負責人劉慧芳說,下一步,陜西將持續完善“三醫”協同治理機制,以監管聯動為基礎不斷優化完善配套政策,強化數據賦能,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