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西安某大學畢業的城固小伙鄭富升毅然返鄉創業,利用網絡平臺直播帶貨,在父親的幫助下,短短兩年多時間將小小的面皮做到年產值兩千萬。

日前,記者在鄭富升創辦的城固縣博望街道江灣產業園區的植圓食品有限公司門前看到,一輛大型箱式物流貨車停靠在車間門外,工人們正在將打包裝箱的一件件面皮搬上貨車。

“這是我們今天要快遞發出的面皮,總共有4000多單,每單里裝有6袋抽了真空的面皮和佐料,全都是昨天下午我們通過抖音平臺線上銷售出去,今天上午生產出來的,將發往全國各地。”26歲的鄭富升年輕帥氣,面對記者侃侃而談。
透過車間外的玻璃窗記者看到,干凈整潔的全封閉面皮生產車間里,熱氣騰騰的面皮正在履帶上傳送,蒸煮、切割、分裝、抽真空,所有工序都實現了自動化。
小鄭告訴記者,這條全自動面皮生產線是父親多年來自己研究開發的,目前日產面皮可達3萬袋,徹底解決了傳統面皮生產小作坊的品質、衛生、包裝、儲存和產量等一系列問題。
說起返鄉創業,小鄭說,其實父親鄭植元才算得上是他們家真正的第一代返鄉創業者。父親今年53歲,在外地經營面皮店生意30多年。2012年,在城固縣招商引資政策的吸引下,父親毅然回到家鄉城固成立了植圓食品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面皮等食品加工生產,并于2021年投資入駐城固縣博望街道江灣產業園區建起了新廠。
由于父親的專業,公司生產的“植圓”“漢之味”品牌面皮因其軟糯勁道、爽口開胃,油潑辣子香味四溢、食后唇齒留香等特點,深受當地及外省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公司流水生產線日產3萬袋的產量,僅靠門店、商超和代理的銷量是遠遠不夠的。

2022年,在西安上大學的小鄭大學畢業后,毅然返回家鄉城固,承擔起了公司產品的宣傳和銷售工作。利用所學的知識,抖音直播間、微信視頻號正式搭建起來。父親當主播,小鄭負責策劃和后臺管理,從開始的3個人、每天幾十單的銷量,通過慢慢地摸索,發展到如今直播團隊8個人、日線上銷售4000多單的規模和業績。“植圓”“漢之味”品牌面皮更是因其獨特的口味,開袋即食、無需蒸煮、無防腐添加劑、保質期長等特點,逐漸贏得市場,每天通過京東快遞發往全國。公司也由過去的十幾名員工,發展到現在的40多人,廠房面積達到4000多平方米,2024年全年銷售額更是達到2000多萬元。

小小的面皮生意,硬是在父子倆的努力下做成了大產業。公司先后被授予漢中市面皮行業協會會長單位、陜西省非遺“漢中面皮制作技藝”授權單位、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特別獎”、中華名小吃、漢中面皮“最佳品牌獎”等榮譽,鄭植元本人也被認定為漢中面皮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有效地帶動了周邊群眾的務工就業,特別是通過行業帶動,當地的大米、菜籽油、包裝、調料以及農副產品的帶動效果明顯。
“兒子的加入,無疑給企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企業的發展壯大更是離不開城固縣特別是縣人社部門的大力扶持。”鄭植元告訴記者,建廠初期入駐產業園區,政府給予了兩年房租的減免優惠,后期還給予了部分技改補貼資金,2024年還被縣人社局認證為“社區工廠”。
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鄭植元父子信心滿滿,準備在未來繼續擴大生產規模,研發更多的新產品,將面皮制作工藝標準化,啟動“中央廚房”項目,帶動更多的人到北上廣開店,把以漢中面皮為主的漢中特色小吃做大做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城固縣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緊緊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總思路,以“創業一人、帶動一群”為出發點,開方子、架梯子、搭臺子、鋪路子,讓政策出紅利、讓創客出成績,切實扶持了一大批創業項目新穎、帶動效應突出、典型效果明顯的創業案例,涌現出了一大批創新創業的先進典型。
通過城固縣人民政府網站、“城固發布”“城固就業”等平臺,不定期發布各類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組織人社服務專員“一對一”包聯企業,主動走企入戶,宣講返鄉創業政策,引導享受創業扶持政策,推動創業帶動就業;通過銀行緊密協作,充分發揮擔保基金效能,推動返鄉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健康發展。三年來,全縣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16筆、2.68億元,累計審核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資金904萬元1808人,撥付個貸、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1709.18萬元。認定信用村8個、創業孵化基地4個,建立信用村、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培訓和返鄉創業擔保貸款聯動機制,及時落實返鄉創業政策,不斷推進創業帶動就業。
通過積極落實就業創業惠民政策,該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了大量農民工、退役軍人、大中專畢業生等“鄉客們”返鄉創業,誕生了一批“田秀才”“土專家”,萌發了多種聯農、帶農、惠農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吸納帶動了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服務家鄉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為振興鄉村產業持續注入了新動能、激發了新活力。
(文/圖 記者 胡 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