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柞水縣全面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聚焦民生痛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扮靚城市“面子”,做實城市“里子”,精心描繪著“宜居柞水”的幸福底色。

雨后的柞水縣城,空氣格外清新,涼爽宜人。城區休閑健身步道在垂柳的掩映下,顯得分外優美。市民們三三兩兩跑步健身、或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中。彩色的步道與乾佑河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
市民張欣告訴記者,之前沒有建成健步道的時候,大多數跑步愛好者都是到國道上去跑,既不安全,也跑得不舒服,現在有健步道后,每天早晨吹著風,看著兩岸的樹,跑得非常愜意。
柞水縣城區休閑健身步道北至小王家溝口,南至石鎮大橋,總長3248.09米。步道采用塑膠鋪裝,沿線設有孝義文化驛站、手機充電座椅、跑步計數系統等設施,滿足了市民運動、休息及文化體驗等需求。

市民李婭萍說:“我們柞水現在是越來越好了,特別是這個休閑走廊,我們經常在這上面娛樂、唱歌、跳舞,或者打非洲鼓,常來這里玩一玩,娛樂一下,對我們退休人員的健康是一個很大的好處。”
同樣,在三道井森林公園,每天清晨與傍晚,隨處可見漫步于林間步道的市民,他們或三五成群放聲歌唱,或于樹蔭下靜靜小憩,享受那份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與愜意。
“我們每天都在上面來鍛煉身體,這個地方山清水秀,空氣非常好,每天帶著娃娃進里面來玩一天,心情特別地愉悅。”市民王紅玉說道。
三道井森林公園是柞水唯一的城市公園,曾因設施老化、年久失修,無法滿足群眾對康養休憩、游覽娛樂的需求,2024年,柞水縣政府對公園進行改造提升,不僅新增了小游園、觀景臺等觀光場所,還完善了兒童游樂、園林景觀等基礎設施,讓原本設施陳舊、功能單一的山體空間,成為市民遠離城市喧囂、沉浸式親近自然的“網紅打卡地”。
城市更新帶來的改變,不僅體現在休閑場所的升級,更滲透到市民生活的點滴細節中。歷經了棚戶區改造后的幸福里商業綜合體,已成為集商業消費、休閑娛樂、生活居住于一體的復合型生活空間,讓便捷與愜意融入日常。每到傍晚,幸福里小區廣場便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尋常溫暖的場景勾勒出一幅幅動人的民生幸福圖景。
市民李東燕回憶道:“以前我們帶娃都要去城南的廣場玩,自從這個廣場建好后,設施非常地完善,現在娃在這玩非常方便,我們大人也可以在這聊天,感覺非常好。”
近年來,柞水縣圍繞生態宜居、設施完善、風貌提升、智慧便捷等目標,科學引導城市更新發展,提升城市的品質與內涵。先后完成街區環境提升、拆墻透綠工程,建成灣潭子、農機路口、迎春路口等小游園22個,修復“下梁新城幸福林帶”,對縣城中心片區一、二期,土產公司等5個棚戶區進行改造建設,縣城內10條街道實施“白改黑”。如今,從山邊的公園到河邊的步道,從隨處可見的綠化帶到功能完善的小區設施,柞水正以更加宜居、宜業、宜游的姿態,書寫著城市發展新篇章。(來源:柞水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