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李宣。
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全運會幕后參與者的故事令人動容,為他們點贊,為他們喝彩。”作為十四運會閉幕式文體展演第一篇章《喝彩》的節目導演,陜西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李宣談起節目的創作歷程時表示,藝術來源于生活,在創作過程中,她無數次被這些“幕后英雄”的真實事跡所感動。
在十四運會閉幕式文體展演中,第一篇章《喝彩》以情景劇的表現方式,再現了十四運會期間廣大志愿者、疫情防控人員、場館建設者、文體展演演職人員、安保人員等各行各業的工作者為了實現全運會“精彩圓滿”,無私奉獻、揮灑汗水的感人故事,贏得了現場觀眾和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
李宣告訴記者,全運會的精彩圓滿離不開這些幕后參與者的默默付出,他們是奮斗者,也是奉獻者,更是“參賽者”。如何將這些零散的個人故事串聯起來,生動、準確地展現在舞臺上,并打動觀眾?這是她創作的關鍵所在。
帶著這樣的思考,李宣在進行節目創作前就進行了大量資料搜集。“建筑工人烈日下修建場館,武警戰士、公安交警冒雨執勤,演職人員辛苦排練至深夜……有太多這樣的畫面,深深打動著我。所以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就力求準確、真實地還原,貼近生活、貼近人物,以一名記者的視角串聯起每一位參與者的點點滴滴。”
“文藝創作不能離開生活,正是受到大家精神的鼓舞,我找到了我的藝術表達和情感表達,讓我能以這樣的節目形式,為參與全運會的勞動者們喝彩,為全運會完美落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宣說。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