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修好一條公路,串起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都離不開交通路網的建設。
11月12日至14日,商洛市政協聚焦“鞏固‘四好農村路’成果 服務鄉村振興”開展專題視察調研,尋找“農村因路而興、因路而美、因路而富”良策。
初冬時節,調研組暢行于商洛大地,一條條縱橫交錯的農村公路宛如一條條飄舞的彩帶,連村接鄉,美不勝收。
在丹鳳縣棣花鎮,全長8.1公里的陳家溝至雷家坡公路將棣花古鎮、現代農業大園區、丹鳳葡萄酒莊、核桃主題公園、休閑觀光農業、商於汽車露營區等地有效串聯,帶動了鄉村旅游業態快速發展,為群眾就近就業提供了便利,為廣大農村地區帶來了勃勃生機。
“鄉村因路而興,村民因路而富。”商洛市政協委員朱蘭由衷感嘆道,“四好農村路”激活了有顏值有產值的美麗鄉村,也撬動了鄉村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有效加快了全市鄉村振興步伐。
走進鎮安縣云蓋寺鎮巖灣社區,富有特色的文化墻和道路兩旁金黃的行道樹讓尋常的鄉村道路變得更加生動。2023年農村公路提升改造項目的實施,提高了道路路面平整度,改善了路況質量,為村民出行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條件。村民們指著新修的馬路,樂呵呵地對調研組說:“交通變好了、環境變美了,我們的心情格外舒坦,干活都特有精神。”
一路通,百業興。商洛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賈建剛介紹,近年來,商洛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服務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強化資金精準投入和政策舉措有效實施,累計完成投資380億元,普通國道由1條增至5條,普通省道由6條增至9條,新改建干線公路500余公里、農村公路6000余公里,農村公路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看到成績的同時,管養資金不足、道路利用率不高、管理養護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更值得關注和解決。”調研組建議,不斷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爭取農村公路養護經費,不斷完善政策法規,建立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提高治理能力,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商洛市政協委員吳金紅建議,進一步推動路網改造提升、治理能力提升、運輸服務提升,完善線網、驛站布局,推動“交通+農村物流”“交通+全域旅游”“交通+特色產業”等深度融合,為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保障。
“素有陜西‘十大最美農村路’美譽的丹鳳棣月路、商州蟒嶺綠道北楊公路吸引了眾多自駕、騎行愛好者打卡,公路已經不單是一條通道。”商洛市政協委員陳發春表示,公路建設要跳出僅滿足出行功能的舊思維,融入“旅游+”的新理念,將沿線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及旅游資源結合起來,必將帶來交通與旅游的雙贏。
商洛市政協委員葉春祥建議,圍繞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等打造觀景臺、文化廣場,提檔升級公路綠化、附屬設施及路容路貌,建設具備停車、如廁、充電、購物、休息、觀光等功能的公路驛站、四好公路主題小公園等,達到建一條公路、享一方服務、觀一路美景的效果。
“建好農村路,需要依靠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商洛市政協委員李志皓建議,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宣傳橫幅、村務公開欄等形式,宣傳鄉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將愛路護路納入鄉(村)規民約,開展公路法律法規“進村社、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活動,對損毀公路、破壞路產等違法違紀行為及時舉報、公開曝光,營造良好的鄉村公路管理養護氛圍,切實提高全民愛路護路意識。
商洛市政協副主席徐秀全表示,農村公路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更是農民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礎。調研組要認真總結梳理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大家的意見建議,形成調研報告報送市委、市政府,為鞏固“四好農村路”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決策參考。委員們要持續關注、深入調研,為優化農村公路網絡、健全養護制度、助力“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讓農村公路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加速器”。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