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這碗抿節兒(榆林本地面食)味道咋樣?您常來不?”中午時分,在榆林市榆陽區長城路街道老榆社區食堂里,民建會員王燕端著剛打好的豆漿,坐到了正在等餐的張建國老人對面。今年71歲的張建國是食堂“常客”,他將食堂飯菜的口味和咸淡等情況向王燕做了介紹,王燕則邊記筆記,并將老人的意見向食堂經營者王師傅做了反饋,以便日后改進。
這樣的體驗式調研已經成為民建榆林市委會的工作常態。今年以來,民建榆林市委會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參政議政、組織建設等核心任務,以創新思路破解工作難題,以務實舉措彰顯擔當作為,在提案辦理、專題調研及會務工作優化等方面多項發力,為榆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民建力量。
專題調研:踐行深度體驗履職 推動民生服務提質
民建市委會聚焦市委書記點題的社區食堂調研任務,以“察實情、解民憂”為出發點,將會員實地調研作為核心抓手,創新開展民生領域體驗式調研實踐。
近一個月里,民建會員穿梭在全市60多家社區食堂,從清晨到傍晚,既當“食客”品味飯菜,又當“觀察者”傾聽百姓與經營者心聲,為調研積累了最鮮活的素材。
據悉,為了充分激活會員主體作用,市委會廣泛發動會員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沉浸式體驗,通過親身就餐、與經營者交流、傾聽群眾反饋等方式,全面掌握社區食堂在菜品質量、價格定位、服務效率、環境設施等方面的真實運營情況,精準捕捉群眾對食堂的需求與期待。
為確保調研全面性,市委會還積極對接民政、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獲取政策解讀與行業規范指引,為調研分析提供專業參考。整個調研過程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同時立足長效發展,結合群眾訴求與行業實際,提出針對性強、可落地的系統性解決方案,促成《榆林市社區食堂運行管理辦法》出臺。
精準建言:深耕氫能產業課題 發出專業建言聲音
民建榆林市委會的中型會議室內,整齊疊放著一摞厚厚的調研材料,這些都是民建榆林市委會自2021年以來,圍繞氫能產業發展撰寫積累的成果。
民建市委會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經濟界別優勢,將專題調研作為服務能源革命大局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持續深耕氫能產業發展課題,通過實地走訪、專家座談、行業分析等多種方式,形成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調研成果。這些調研成果不僅提升了民建在能源領域建言獻策的影響力,更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實效。
在省政協“健全推動能源‘穩控轉’機制推進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建設”對口協商座談會上,市委會代表民建陜西省委會作《加快布局氫能全產業鏈 打造氫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專題發言,系統提出加快氫能全產業鏈布局的建議,為榆林打造氫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提供了智力支持。
提案辦理:構建全鏈協作機制 提升履職工作效能
近日,在民建榆林市委會會議室里,《關于加強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的提案》放在桌案中央,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執法局、市市場監管局的代表陸續落座,討論隨即展開。“三小校門口,一到上下學全是接送車,孩子們在機動車之間穿梭,太危險了!”提案撰寫人張瑞榮先拋出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交警支隊、執法局和市場監管局的與會同志就校園周邊的現狀做了分析研判,最終經過討論,大家達成共識:在榆林三小試點“交警護學+執法疏導+市監抽檢”聯合機制,每月開碰頭會通報進展。
這是民建市委會推進提案辦理的一個縮影,市委會堅持程序規范化與過程協同化相結合,著力打造閉環式履職體系。主動與承辦單位進行面談,以提案人為紐帶召集各承辦方開展聯合協商,將分散意見凝聚為工作共識。
市委會創新建立信息傳送機制,形成“問題收集—分析研判—對策建議”的快速響應鏈條。通過“前端充分協商、中端跟蹤問效、后端成果轉化”的工作模式,實現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的雙向發力。
會員培訓:分層精準推進實施 夯實履職能力根基
委員履職要建好言、建專言、建真言,建言要切實可行。為了提升委員的建言水平,市委會構建了“三輪全覆蓋”新會員培訓體系,為新會員上好入會“第一課”,系好履職“第一粒扣子”。
由專職副主委與機關同志負責第一輪培訓,圍繞會史發展脈絡、會務工作規范、參政議政基礎知識等核心內容,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分享等方式,幫助新會員快速掌握履職技能;在此基礎上,積極銜接民建陜西省委會和榆林市委統戰部組織專題培訓,為新會員提供第二輪及第三輪培訓。通過整合培訓資源,實現新會員在政治素養、業務能力、視野格局等方面的多維度提升,推動新會員快速融入組織。
在“學規定、強作風、樹形象”主題教育期間,主委任靜波帶隊深入各基層組織開展調研指導,利用與會員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同步開展會務知識、黨派理論、參政議政方法的講解培訓,讓會員在輕松交流中潛移默化掌握履職技能,既深化了主題教育成效,又切實提升了基層會員的業務水平與履職信心。
“聽了專職副主委麻銳講授的中國民主建國會簡史,我對組織的歷史更加了解,也為接下來的履職指明了方向。”民建會員張瑞榮表示,以后會定期參加市委會組織的培訓,夯實自身履職能力。(記者 許鵬 高三寶)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