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頒布實施,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將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健康成長。
民營經濟促進法頒布后,陜西高度重視,省委統戰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商聯等多個部門和各市縣通過集中宣講、專家解讀、座談交流等方式組織宣傳解讀;組織召開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積極與省內不同領域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溝通對接,聽取意見建議。聚焦體制機制、發展環境、政策供給,圍繞政策可感可及、破除市場準入壁壘、金融惠企紓困、民營經濟要素支持、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法治保障等7個方面,陜西研究出臺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七大行動”實施方案。同時,陜西進一步強化法治保障,將《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辦法》列入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2025年度11月份審議項目,省司法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召開了立法推進會,溝通銜接實施辦法的起草、送審等工作。
省內民營企業發展信心顯著增強,投資步調持續加快,創新活力持續激發。據省統計局統計,今年一季度,陜西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近五成,同比增長21.3%,增速較2024年全年加快14.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增速20.9個百分點,拉動全省投資增長8.3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占陜西GDP的比重增加至49.5%。截至一季度末,陜西民營經濟經營主體達578.38萬戶,同比增加2.28萬戶。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陜西按照關中、陜北、陜南分片區,邀請專家學者向省市縣有關部門、民營企業面對面做好民營經濟促進法宣傳解讀,引導各級各部門和廣大民營企業家領會立法宗旨,積極傳遞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方針政策;深入實施“七大行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開創陜西民營經濟發展新局面。
(記者 楊曉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