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安海關統計,今年1-7月,陜西經由中歐班列(西安)出口的商品貨值達211.5億元,占比突破55%,同比增長2.5%。為服務保障“陜貨”高效集結,西安車站海關從提高監管質效、全力做優平臺等5個方面入手,為陜西外貿提質增效增添關鍵動能。
據介紹,西安車站海關運用“一線一票多車”模式,打破傳統模式“整報整入”限制,允許企業將同一報關單貨物拆分多車運輸,實現“車到即入區、卸貨即出區”。以西安某物流公司出口620噸牛卡紙為例,8輛貨車全天靈活調度,單次運輸協調成本減少25%,有效降低貨物滯留風險。
同時,西安車站海關深化啟運港退稅政策運用,企業在西安港即可完成出口退稅,較傳統模式提速80%,1-7月為全國1.9萬家企業簽發啟運港退稅業務報關單5.7萬票、貨值約160億元。推廣“集中申報”模式,允許企業分批進出貨,每季度末次月15日前完成申報即可,年申報頻次減少70%,減少企業“反復跑”負擔。綜保區內高級認證企業分送集報可免除擔保,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西安車站海關推進打造智慧物流監管系統,匯聚海關、鐵路、場站、平臺公司等四方主體物流監管數據,部署“可視化智能監控網絡”系統,通過300余路高清攝像頭實現物流監管流程節點全覆蓋,報關單放行全流程無紙化,無異常自動放行,所需時間從4小時壓縮至“秒級”。
陜西企業生產的汽車及零配件是中歐班列出口的大頭,西安車站海關成立出口車通關保障專班,指導企業用好“提前申報”“分送集報”模式,主動了解企業出口需求,實現出口新能源汽車“直上班列”,保障中歐班列“新能源汽車出口專列”常態化開行。助力打造西安市二手車出口服務中心,實現出口業務“一站式”辦理,企業3天就能拿到退稅款,大幅減輕資金周轉壓力。
此外,西安車站海關創新“區港聯動、安檢前置”監管模式,將鐵路安檢與海關查驗前置于西安綜保區口岸作業區,企業在可一站式完成各種手續后直上班列,貨物流轉時間壓縮至24小時以內。今年1-7月,西安綜保區進出口值240.5億元,在全國161個綜保區中排名39名,同比增長22.9%。
(記者 馮曉瑞 通訊員 羅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