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婧
“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的召開,不僅為新時代全省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擘畫了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更對政協委員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提出了更高標準與明確要求。”省政協委員、西北大學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教研部主任張煒達說,通過研學會議精神,自己對政協委員的職責定位有了更為清晰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更加堅定了立足專業領域積極建言獻策、助力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心。

省政協委員、西北大學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教研部主任張煒達(資料照片 各界導報記者 張璐 攝)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高校法律專業教師,近年來,張煒達發揮界別優勢與專業特長,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法治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如提交關于噪聲污染防治、盲道設置與管理、電動自行車通行安全、涉外法治領域人才培養、加強行政復議公開、保障法律援助人員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提案,以及大型商場引入殘疾人專門導購員等社情民意信息。其中,《關于加強陜西省行政復議公開的提案》《關于促進陜北民歌傳承與發展的提案》被確定為省政協重點提案。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規模也在持續擴大,這一群體涵蓋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網絡主播等眾多新興職業者,他們憑借靈活的工作方式,不僅實現了個人就業,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張煒達說,但調研發現,由于新就業形態的特殊性,勞動者在勞動報酬、工作時間、職業安全等方面面臨諸多現實問題。為此,他就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法治保障擬提交提案,希望就此關切問題提出“陜西解法”。
張煒達表示,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政協工作精神,聚焦履職主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發揮好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多關注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充分發揮民革界別特色和自身專業特長,當好國家政策和法律的宣傳者、群眾現實訴求的代言人。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