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蘭朵》演出現場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11月9日,陜西大劇院內掌聲如潮,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意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的經典之作《圖蘭朵》震撼演出中圓滿落下帷幕。這部植根于中國故事、又以西方歌劇形式呈現的巨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本屆藝術節“絲路同心 藝術同行”主題的生動詮釋,彰顯了絲綢之路沿線文明交融互鑒的深遠意義。
自10月16日啟幕以來,歷時25天的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匯聚了來自84個國家和地區的1900余位藝術家,通過舞臺藝術展演、美術邀請展、國際文化交流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為超過8萬名現場觀眾及線上億級流量受眾呈現了一場跨越地域與文化的藝術盛宴。
藝術節不僅是一場視聽享受,更是絲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文明對話的堅實橋梁。閉幕演出的《圖蘭朵》,尤為鮮明地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深度交融。劇中貫穿始終的中國民間小調《茉莉花》與經典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眠》交相輝映,婉轉的東方旋律與澎湃的西方歌劇在舞臺上完美融合,贏得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本次陜西大劇院復排版本集結了來自意大利等國的頂尖藝術家與中國優秀歌唱家、西安交響樂團等團隊聯袂呈現,這一國際合作本身正是絲路藝術精神在當代的延續——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者與表演者同心協力,共同還原并賦予這部經典以新的生命力。
演出結束后,許多觀眾久久不愿離去,沉浸在藝術帶來的感動與共鳴中。家住雁南五路的觀眾劉女士表示:“在古都西安欣賞到這樣一部連接東西方文化的杰作,倍感親切與震撼,這正是文化跨越國界、直抵人心的力量。”回顧這一次演出帶來的轟動效應,陜西大劇院歌劇《圖蘭朵》制作人王珊珊非常感動:“這是一個將中國文化與國際制作相融合的藝術創意,全景式展示了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文化差異和歷史風貌,貢獻了各種新鮮而珍貴的絲路元素,讓我們看到了包容、交融的無限可能。”
回顧本屆藝術節,“舞臺藝術展演”板塊中,中央民族樂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俄羅斯馬林斯基交響樂團等國內外知名院團輪番登臺,展現了不同文化傳統的藝術精華;“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則通過各國藝術家的畫筆與創意,呈現了絲路文化的多樣性與共生共榮;“國際文化交流”系列活動及多場惠民演出,進一步讓藝術走進大眾,踐行了“人民的節日”這一辦節宗旨,深化了民相親、心相連的絲路情誼。
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自2014年在陜西首次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11屆,累計吸引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參與,9100余位藝術家登臺獻藝,341部精品劇目上演,4900余件(幅)優秀藝術作品展出,舉辦文化藝術活動700余場,全面展示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底蘊與藝術風采,已成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明對話互鑒、促進民心相融相通的重要平臺。
本屆藝術節的圓滿成功,再次證明了藝術作為通用語言,在促進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尊重和欣賞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陜西,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將繼續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與世界各國攜手,在美美與共的藝術旅程中,共同繪制文明交流互鑒的絢麗長卷,讓古老的絲路友誼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圖 記者 職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