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一個豐收年即將畫上句號。當前,正值冬小麥播種關鍵時期,各地有序推進秋冬種進度,持續夯實明年夏季糧油生產基礎。
在河南,受前期大范圍降雨影響,播種進度放緩。對此,農技人員下沉一線,科學指導農戶因地因墑分類播種。截至11月7日,河南全省小麥已播面積4087萬畝,占預計面積48.1%。
在山西,秋糧收獲全面掃尾,小麥播種有序展開。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2025年全省冬小麥抗濕晚播技術指導意見》,并成立技術指導組,組織動員專家和農技人員,將800多萬畝冬小麥播種任務分解落實到市縣、到田塊、到主體,確保晚播小麥實現高產穩產。
在陜西,為做好秋播工作,陜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前發布了小麥油菜秋播技術指導意見。針對小麥播種,抓好秸稈還田、精細整地、種子包衣等關鍵環節,大力推廣寬幅溝播等關鍵技術,做到苗齊、苗勻、苗壯。同時,加強冬前田間管理,培育冬前壯苗,夯實明年夏糧豐收基礎。截至目前,陜西全省秋播小麥1000余萬畝,進度過七成。
為保障冬小麥種足種好管好,夯實明年夏季糧油豐收基礎,近期農業農村部出臺一系列舉措,持續推進小麥油菜保面積強田管促壯苗指導服務。
10月29日,農業農村部召開黃淮海地區小麥播種現場推進會。會議提出,當前黃淮海部分小麥產區面臨土壤偏濕、整地難度加大、播期拉長等挑戰,各地要加快土壤散墑、提高整地質量,搶抓窗口期完成播種任務;要細化技術路徑,推廣抗濕播種和晚播應變技術;要抓好農資保障、農機配套和指導服務;要統籌用好強農惠農政策項目,全力支持小麥秋冬種生產。
為落實黃淮海秋播工作調度會部署,推進實施奮戰60天抗秋汛搶麥播促壯苗行動。近日,農業農村部整合系統力量,抽調小麥油菜專家,組成12個技術指導組,分赴重點省份生產一線,發揮專家優勢、突出技術支撐,蹲點開展指導服務,努力減輕晚播影響,全力以赴保面積落實、保播種質量、保安全越冬,夯實明年夏季糧油生產基礎。
氣象部門預計,從11日—13日和14日—17日,將有兩次冷空氣過程自西向東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略有起伏,但未來10天北方冬麥區大部天氣多晴好,氣溫偏高,利于冬小麥播種出苗及幼苗生長。
農業專家建議,北方冬麥區要抓住晴好天氣搶播冬小麥,做到應播盡播、宜早則早,提升播種質量。對已播麥區,要加強苗期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北方各地,特別是新疆、內蒙古、東北地區,注意做好設施棚圈加固和保溫防寒工作。
西南地區要及時排濕降漬,加快小麥、油菜等作物播栽進度,已播地區加強苗期管理,促進小麥、油菜幼苗健壯生長;江南地區趁墑播栽油菜,同時做好農業蓄水工作。
江南華南地區要注意提前或抓住降水間隙收割已成熟水稻,并做好晾曬、烘干與倉儲工作;盡快采收已成熟果蔬,以防風雨天氣導致品質下降;海產養殖業要提前加固漁業設施,防范強風雨帶來的不利影響。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