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滿,家國同慶。八天國慶假期里,秦嶺博物館臨展亮相、雙節特色活動不斷推出,吸引超5.3萬人次觀眾參觀游覽,其中10月5日至7日“博物館之夜”活動更有超5000人次沉浸式體驗夜間文化魅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化答卷。

觀眾熱情高漲,展廳人頭攢動。雙節期間,博物館成為游客文化出行的首選地,秦嶺博物館展廳內人氣爆棚,觀眾們循著文物脈絡探索歷史,暢游秦嶺生命寶庫,打卡新展、參與互動,5.3萬人次的接待量,印證了公眾對秦嶺文化的高漲熱情。
雙節亮點紛呈,媒體聚焦報道。秦嶺博物館的雙節特色活動與新展亮點,吸引了多家媒體聚焦報道。無論是“博物館之夜”的獨特體驗,還是“文明初光——隴中彩陶藝術展”的千年魅力,都通過鏡頭與文字傳遞給更多人,新華社、陜西日報、陜西電視臺、文物陜西、西西新聞、商洛日報、商洛廣播電視臺、商洛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秦嶺文化的影響力持續擴大。此外,博物館還策劃拍攝20余期活動視頻,各平臺宣傳內容點擊量達50萬次。

隴中彩陶精彩亮相,臨展交流喚醒文明記憶。10月1日開幕的“文明初光——隴中彩陶藝術展”,成為假期“流量擔當”,通過“黃土下的彩色世界”“色與形的紋飾天地”“大自然的生命組歌”三大單元,系統展現了從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的彩陶藝術精華,為廣大觀眾搭建了一個感受黃河上游史前文明之燦爛輝煌的高品質平臺。此外,秦嶺博物館館藏玉牙璋、陶胎漆壺等在內的33件(組)珍品文物,赴陜西歷史博物館“吉金·中國——中國青銅文明的興起與繁榮展”、安康博物館“漢水長歌——陜西漢水流域文化展”進行展出。

七大主題活動輪番開展,博物館之夜熱鬧非凡。圍繞雙節,秦嶺博物館打造“月映秦嶺文博韻,詩頌家園中秋情”七大主題活動,讓參觀游覽充滿趣味。攜國旗打卡、寄語祖國、創意手工DIY、漆扇繪制、花燈制作、書簽手作等互動項目,吸引親子家庭、年輕群體積極參與;10月5-7日的“華裳映月,中秋雅集——博物館之夜”延長開放時間,夜間公益講解同步上線,5000人次在夜色中解鎖博物館新玩法。

同心助力共護航,協作保障慶雙節。雙節期間,秦嶺博物館全體工作人員悉心服務,保障假期順暢運轉。運營保障部細化分工,緊盯水電關鍵設施維護,做好環境衛生,打造舒心參觀環境;公眾服務部堅守一線,每日公益講解不停歇、夜間延時服務不打烊,共講解接待100余場次,7大主題30余場次教育活動圓滿完成,文創小鋪好評如潮,延續秦嶺記憶,志愿者朋友們穿梭于各個崗位,全力保障公眾參觀需求;安全保衛部針對節假日客流高峰制定周密安全方案,先后開展5次全覆蓋節前檢查,落實24小時值班制、每2小時巡查,針對高峰客流,采取“預約限流、分段進入、單向疏導”措施,安檢人員嚴格把關,耐心引導,筑牢安全“防護網”,守住現場“安全線”,讓觀眾安心觀展;陳列展覽部高效保障新展開放與展廳運行,增設30余處標識優化體驗,全面落實展前巡查與設備調試,確保展廳準時、穩定開放,及時響應并處理展陳相關問題20余起。(通訊員 張家欣 王璽)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