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國”戰略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商洛市商州區錨定“中國康養之都核心區”建設目標,以多業態融合、全鏈條發展為路徑,開啟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新篇章。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各鎮(街道)和各部門打破壁壘、協同發力,在項目謀劃、產業培育、機制創新中形成“一盤棋”格局,不斷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勝勢。
以“協同機制”凝聚發展合力,構建全域康養新生態。康養產業涉及醫療、養老、文旅、農業等多領域,其跨界屬性決定了“單兵作戰”難以破局。我們要通過工作專班推進機制,明確各鎮(街道)和各部門職責分工,建立任務清單督查機制,推動部門間數據共享、政策銜接,為產業融合奠定基礎。
以“項目引擎”驅動產業升級,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是康養產業的核心支撐。我們要堅持“規劃引領、項目為王”,全面推進高鐵康養新城、食品產學研基地、丹江宿集等重點項目。依托西商融合機遇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康養+賽事”模式,舉辦豐富多彩的賽事活動,帶動住宿、餐飲、文創等關聯產業增收,不斷放大項目跨界聯動的乘數效應。
以“融合創新”激活產業動能,拓展“康養+”發展邊界。產業融合是康養經濟的生命力所在。我們要做好“康養+鄉村振興”,依托秦嶺山水資源發展民宿集群,推動北斗山居、蟒嶺驛站等項目帶動群眾增收。做好“康養+現代醫療”,加快推動醫養結合項目,構建“醫療—康復—養老”服務鏈,催生藥膳研發、森林康養等新業態。做好“康養+數字經濟”,依托健康180項目平臺,實現線上問診、健康管理等智慧服務。
以“品牌賦能”提升城市能級,構筑可持續發展優勢。品牌建設是康養產業走向高端化的關鍵。我們要深挖“22℃商洛”氣候優勢,通過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塑造“康養之都·活力商州”IP借力體育賽事,將“賽事經濟”與康養旅游結合,吸引周邊游客觀賽、旅游,帶動周邊消費鏈升級,在“硬實力+軟文化”雙輪驅動下,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品牌溢價。
實踐表明,康養之都建設絕非某一部門的“獨角戲”,而是需要政策協同、項目聯動、產業融合的“交響曲”。唯有以系統思維打破邊界、以創新膽識突破瓶頸,方能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康養答卷”。(來源:商州融媒)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