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漢中市生態環境局鎮巴分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錨定生態環境保護核心任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推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的綠色屏障。
污染防治攻堅縱深推進 環境質量改善取得新突破
藍天保衛戰精準施策。開展煤炭抽檢12批次,新增天然氣覆蓋1500戶;完成餐飲油煙檢查119家12次、油品抽檢36批次,整改油品隱患9條。查處煙花爆竹違規燃放3起,勸阻燃放382人次;完成35臺機動車檢測,注銷國三及以下柴油車22輛。截至6月30日,縣城區優良天數174天,PM2.5平均濃度25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并列全市第一。
碧水保衛戰系統治理。開展水生態保護與水污染防治管理培訓,推動全縣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污水處理設施、畜禽養殖等涉水領域執法監管,重點對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及惠康定屠宰公司等企業開展專項檢查,累計查處環境問題4個并及時整改,保障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縣域3個國控、2個省控水質監測斷面均達到考核要求;縣城兩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合格率達100%,水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凈土保衛戰風險管控。嚴格落實“一住兩公”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審制度,持續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累計出具全縣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判定復函28份,對2個擬轉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地塊下達《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通知書》。
環境監管執法重拳出擊 維護環境秩序展現新作為
執法監管“利劍”高懸。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下發《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29份、《行政處罰決定書》3份,處罰3家、罰款1.84萬元,有效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
信訪調處高效化解。上半年,受理各渠道群眾環境投訴10件,其中涉水投訴6件、涉氣投訴3件、噪聲擾民投訴1件,均已全部辦結并回復。
基礎能力建設持續夯實 治理體系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環境監測頻次持續加大。每月對3個國控監測斷面、海扒溝尾礦庫廢水開展采樣;每季度覆蓋飲用水源地、平安硫鐵礦、涇洋河縣城段地表水進行監測每月采集城區降塵、巡查空氣站,每季度監測城區聲環境、開展企業廠界噪聲監測,加強對惠康屠宰公司無組織廢氣和排放廢氣監測。每月編制監測專報、季度發布環境質量簡報,累計發布《環境監測專報》6期、《環境質量簡報》2期,以精準數據與嚴格監管,為環境質量改善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社會共治格局不斷深化。創新環保宣傳方式,利用六五環境日等重要節點,開展線上線下主題宣傳活動7場次,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1次。在市級以上媒體刊發新聞稿件 40余篇,利用公眾號發布政策信息150余條。踴躍參加陜西省第六屆生態文學藝術創作大賽,征集并報送參賽作品6件。發展壯大環保志愿者隊伍,鼓勵公眾參與環境監督,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行動體系日益完善。
環保鐵軍淬煉本領。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召開警示教育大會3次、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2次、通報典型案例4次、開展談心談話7人次,切實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服務綠色發展精準高效 優化營商環境實現新提升
環評審批提質增效。加強環評要素服務保障,建立重點項目環評審批服務臺賬,不斷優化審批服務方式,對全縣今年實施的29個市級重點項目逐一梳理、提前介入管理,指導建設單位依法辦理環評審批手續。嚴格執行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制度,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9份,登記備案131份,出具環境準入審查意見18份,出具用地(“三線一單”)合規性審查意見81份,全力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整改頑瘴痼疾堅決有力 優化治理效能實現新躍升
督察整改攻堅提效。印發《鎮巴縣貫徹落實第三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反饋問題整改方案》明確職責任務,定期調度、全力推進。截至目前,反饋問題已整改到位11個,剩余2個問題正在有序推進。
巡察整改督責提效。印發《關于落實縣委第五巡察組反饋意見的整改方案》,5次在局黨組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召開巡察整改推進會3次、專題民主生活會1次,確保整改工作高質量有序推進。目前,45個具體問題已整改完成42個,3個問題有序推進,整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乘勢而上再出發,接續奮斗啟新程。漢中市生態環境局鎮巴分局將錨定全年目標任務,保持戰略定力,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新篇章貢獻更加強勁的生態力量!(漢中市生態環境局鎮巴分局)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