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25年已過半,回望上半年,咸陽高新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創新生態“活力迸發”,民生福祉“持續升溫”,展望下半年,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抓項目、促創新、優服務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精準施策穩工業,增長態勢趨好
圍繞“3+4+2”產業體系,著力強鏈補鏈延鏈,壯大優勢產業。設立2000萬元專項資金,出臺《工業穩增長若干措施》,從產值增速、納規入統等億元9方面精準發力。上半年新增勁豐盛源機械、循天廣播等規上工業企業10戶,新增產值2.7億元;電子顯示、生物醫藥、新型合成材料三大優勢產業分別實現產值71.07億元、13.52億元、17.51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55.7%;G8.5+基板玻璃項目5熱3冷生產線投產、黃河輪胎特種設備產服一體化(一期)等重點產業鏈項目取得突破。推動數字文旅融合,中國西部AI創新港5月1日對外開放,“大秦AI嘉年華”活動反響熱烈,日均接待超千人次,累計吸引游客3萬余人次,帶動綜合消費近千萬元,網絡曝光量突破8000萬次,形成現象級IP。

聚焦項目擴投資,建設質效提升
堅持“項目為王”,落實省市深化高質量項目推進年部署,制定《深化高質量項目推進年2025行動方案》。實施重點項目94個,上半年開復工65個,開復工率69.15%;34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1.01億元,占年度計劃65.84%;軟性角膜接觸鏡、富泰明通高壓絕緣子生產線等6個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全年建成項目超10個。
招大引強蓄動能,引資成果顯著
強化“一盤棋”意識,全員參與招商引資,創新鏈式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模式。成功舉辦“高新區一季度項目集中簽約”“2025中國西部生物醫藥產業大會”等活動,赴俄羅斯、北京、深圳等地開展招商50余次。上半年簽約合同項目40個,總投資106.5億元,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3個,1億元-10億元項目15個。
創新驅動添活力,發展動能增強
以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為抓手,全力保障交大創新港咸陽新區建設。推動西安交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落戶,與西安交通大學簽署三池一機制戰略合作及共建金屬材料概念驗證中心協議,協助彩虹股份等3家企業籌建省級概念驗證中心進展順利,與陜工職院、咸陽職院等5家職業院校建成省級產教聯合體3個。常態化開展雙創活動13場,對接科創項目線索40個,成功簽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mRNA疫苗載體等項目23個。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新增入庫高企36家、科小60家、瞪羚企業13家,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金鉆數碼)、省級先進級智能工廠8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13家,獲各類知識產權275件(發明專利69件)。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中國西部AI創新港入駐人工智能企業20余戶;氫能質量技術創新園吸引西安交大、東方氫能等多家單位簽約,探索“制、儲、運、用”全產業鏈模式。

完善功能促融合,城市品質提升
堅持“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西部科技創業灣、西安交大創新港咸陽新區等4個重點單元規劃及河堤路改造拓寬等專項規劃取得階段性成果,高新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編制即將完成。積極推進城市“三大工程”,平安里、幸福里2個保障房項目三季度建成投用,同步完善片區配套。咸興大道提升改造、勞動路西延段等4條道路7月底前通車,G30連霍高速阜寨出入口建設順利,全力保障西興高速改擴建工程。興平實驗二小及西吳文化宮升級改造8月底前交付,西橡醫院遷建穩步推進。高新福朋喜來登酒店、咸陽國際絲路交流中心10月投運。
優化環境提效能,服務持續升級

以企業和項目滿意度為導向,踐行“墻內事幫辦、墻外事包辦”。打造“用新辦”政務服務品牌,“全程電子化”登記率超80%,推行預審服務、容缺受理,用地規劃、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等手續辦理時限平均縮短68%;58項高頻事項“一網通辦”率95.17%,辦理時限平均縮短80%;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1016戶,增長19%。完成第三批“西安籍企業遷移咸陽高新區只變注冊地、名稱不變更”試點改革(西安遠航測試設備有限公司),新增與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跨區通辦事項51項、與延安213項,與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聯合推出第二批“同事同標、異地辦結”事項12項。優化“項目管家+企業管家”服務,開展“雙包一解、青年結對幫扶”等活動,為35戶企業爭取獎補資金5727萬元,解決企業項目問題20余個。《咸陽高新區“三增一保”提升政務服務高效能》榮獲中國政務服務博覽會示范案例。(來源:咸陽高新區)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