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八一”建軍節,讓紅色基因融入家庭教育,讓革命精神浸潤童心,近日,銅川市關心下一代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聯合錦園社區、市一葉舟潤苗志愿服務協會、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師范教育與管理學院精心組織了《飛奪瀘定橋》故事會。活動通過生動的故事描述與互動體驗,讓孩子們穿越時空與革命先烈隔空對話,感受那份穿透歲月的勇敢與堅定。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橋嗎?如果橋上沒有木板,只有鐵鏈呢?”活動以“認識橋的小偵探”環節開場,老師展示瀘定橋照片,引導大家觀察橋身像“長長的蜈蚣”、橋面空蕩蕩、橋下河水“像發怒的獅子”,讓孩子們想象光腳踩鐵鏈的感覺,引出瀘定橋的特殊性以及紅軍必須奪橋的背景。

“1935年5月,大渡河擋住了紅軍的去路,瀘定橋是唯一的通道。可敵人抽掉了木板,還在對岸架起了槍……”從介紹大渡河的湍急,到紅四團戰士們連夜奔跑、與敵人援兵搶時間的緊張場景,再到22名勇士組成突擊隊,冒著槍林彈雨攀爬光溜溜的鐵鏈橋的壯舉,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其間,老師通過互動提問“紅軍叔叔為什么要連夜奔跑?”“勇士們聽到槍聲會害怕嗎?”,引導孩子們深入思考,理解紅軍戰士不怕困難、團結互助的精神。隨后,通過播放視頻,讓孩子們更直觀地重溫了歷史,將“團結的力量”“勇敢的心”深深印在心里。

在隨后的飛奪瀘定橋模擬賽中,孩子們分成兩組,協作“攻克橋梁”,大家互相加油,在歡聲笑語中體會團結就是力量。在“重走長征路”時,孩子們拉緊畫布,小心翼翼地推動網球沿著長征路線前進,每當網球避開“洞孔陷阱”,大家就會歡呼雀躍。“原來紅軍叔叔長征時,要克服這么多困難呀!”
活動最后,全場齊唱國歌,激昂的歌聲里有對先烈的緬懷,更有紅色種子的萌芽。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耕紅色教育沃土,通過創新故事講述形式、豐富互動體驗環節,讓更多孩子在鮮活的紅色故事中觸摸歷史溫度、汲取精神養分,讓紅色基因在家庭教育的浸潤中代代相傳。(來源:銅川市關工委)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