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長安區的527株古樹名木迎來了特殊的“關懷”,它們不僅貼上了專屬“身份證”,還擁有了量身定制的養護方案。盡管今年夏天持續高溫干旱,這些飽經歲月洗禮的古樹名木依舊長勢良好,這一切都得益于西安城投建設公司負責實施的“長安區古樹名木保護與生態修復工程”。
據了解,長安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越,適宜古樹名木生長保存,現有散生古樹名木281株,古樹名木群3個。此次納入保護工程的古樹名木種類繁多,涵蓋國槐、銀杏、側柏、白皮松等34個樹種,樹齡跨度從百年到數百年不等,每一棵都承載著長安獨特的歷史記憶和生態價值。
目前,專業團隊已為527株古樹名木建立起專屬檔案,樹高、樹齡、生長狀態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等詳細信息都被一一記錄在案,實現一鍵可查。同時,項目團隊還為古樹安裝了先進的環境監測設備,對土壤濕度、氣候因素等環境條件進行實時監測,及時預警潛在風險。根據監測數據,團隊定期對古樹進行“復診”,隨時調整養護方案,建立起常態化的養護機制。
(記者 趙麗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