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經濟”成為高速服務區新亮點
暑期出行熱潮落下帷幕。陜西交控集團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至8月期間,我省148對服務區(停車區)累計接待司乘人員超4700萬人次。面對持續高位的客流壓力,陜西高速服務區創新服務,在清涼解暑、特色經營、便民升級等方面推出系列暖心舉措,用細致服務為司乘旅途“保駕護航”。
清涼關懷:從舌尖爽意到安全守護
暑期高溫肆虐,陜西高速服務區精準聚焦司乘“解暑”需求,從飲食到安全全方位發力。
在秦嶺服務區,“夏日三件套”成為司乘口中的“解暑標配”——冰鎮西瓜清甜多汁、新鮮火龍果水潤爽口、清甜甜瓜脆嫩生津。“本來跑高速又熱又渴,看到服務區有這么新鮮的水果,一下子就涼快了,在高速上竟然也實現了水果自由!”暑假期間,來自河南的自駕游客李女士在服務區休息時,對豐富的水果選擇非常滿意。
而寧陜服務區,則打破傳統“室內經營”模式,在東西廣場開辟出14個特色外擺攤位,涼皮、冰粉、酸梅湯等清涼小吃都能實現現做現賣。該服務區攤主王師傅介紹,暑期以來,他的攤位日均接待顧客超200人次,生意比往年好很多。
安全是出行的底線。在安康南服務區,交警部門與服務區聯合設立的“暑期安全驛站”前,不少司乘都領取到交通安全宣傳手冊。
“高溫天氣,車容易出問題,手冊里講的輪胎檢查、發動機散熱這些知識特別實用,還有工作人員現場講解,很貼心。”大貨車司機陳師傅說。而在留壩、漢中、洋縣、勉縣等服務區,免費提供的西瓜、綠豆湯更是讓司乘感受到滿滿暖意。

游客在服務區免費品嘗西瓜
特色經營:激活“服務區經濟”新動能
暑期是消費旺季,陜西高速服務區緊扣 “特色”與“多元”關鍵詞,通過引入地方美食、拓展體驗項目,讓“高速驛站”變身 “消費新場景”。
在藍田東服務區,當地小吃“油餅夾菜”攤位前總是排著長隊。現炸的油餅外酥里嫩,夾入鹵蛋、豆皮、青菜,一口咬下滿是關中風味。
“我早就聽說陜西的油餅夾菜好吃,這次特意在服務區停下來嘗嘗,果然沒讓人失望。”來自江蘇的游客趙女士說。靖邊南服務區推出的美食“老婆風干羊肉面”,選用陜北風干羊肉熬湯,面條筋道、湯頭濃郁,滿足大貨車司機的“深夜食堂”。“跑長途到了晚上容易餓,來一碗熱乎的羊肉面,既能吃飽又能暖身,特別好。”經常往返于陜西和內蒙古的貨車司機劉師傅說。
除了“舌尖經濟”,“體驗經濟”也成為陜西高速服務區的新亮點。作為旅游目的地型服務區,子午服務區在暑期迎來大量親子游、研學游游客。服務區在南區商場西側增設主機游戲區,東側引入無人機教學培訓、模擬飛行等科技體驗項目,讓服務區變成 “趣味科技課堂”。“本來只是想在服務區歇會兒,沒想到孩子在這里玩得特別開心,還學了無人機操作,這趟出行太值了!”西安游客周女士說。
為滿足游客需求,子午服務區還將原本周一的“機修日”調整為中午12點至晚上9點營業,延長“長安驛有趣”游玩時間。同時,服務區與3家研學機構合作,開展“高速+科技”“高速+自然”等主題團建活動,吸引西安、咸陽等地30余個研學團打卡。
“我們提前對工作人員開展禮儀、流程培訓,就是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子午服務區負責人告訴記者,暑期以來,服務區游客滿意度達98%。
便民升級:從基礎保障到品質服務
今年暑期,陜西交控集團對現有18個服務區“司乘之家”進行全面升級,洗衣房、沐浴間全部免費開放,日均使用量從50人次提升至 120人次。
“跑長途最愁的就是洗澡,以前只能湊活,現在服務區能洗上熱水澡,比住賓館還方便!”大貨車司機王師傅一邊使用洗衣房的設備,一邊向記者稱贊。
據了解,針對暑期出行疲勞、應急需求多等特點,各服務區設立“暑期志愿服務崗”,提供簡易修車工具、愛心醫藥包(含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藥品)、免費開水、旅游咨詢等20余項便民服務。據統計,暑期期間,我省各服務區累計幫助司乘解決各類問題3000余件。
面對車流量高峰,車流量增勢明顯的服務區通過“硬件+軟件”雙提升優化體驗:增設就餐區餐桌椅、休息區座椅,在超市、餐廳等區域加裝空調、風扇;針對夜間大貨車客群,延長餐飲、超市營業時間至凌晨2點,部分服務區夜間營業額占比達35%,同時對旅游團推出“團餐”優惠。
從一份冰鎮西瓜到一場科技體驗,從一次免費洗澡到一堂安全課,陜西高速服務區用暑期的4700萬次相遇,詮釋了“服務無小事”的理念。未來,陜西交控集團將繼續以司乘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服務區服務質量,讓高速服務區不僅是出行的“通途”,更成為三秦大地上傳遞溫暖的“流動驛站”。
文/記者 梁璠圖/受訪單位供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