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銅川市耀州區的十月,層林盡染,秋色如畫。永安路街道五臺村一處農家小院張燈結彩,喜氣正飄向街巷。10月3日,李佳敏終于等到盼了七年的最美好時刻,要與心中的“英雄”、現役軍人趙海,許下相守一生的諾言。
院墻上的紅綢隨鄉風輕擺,庭院里的笑語裹著熟悉的鄉音,親友們圍坐成圈,目光緊緊鎖著即將登場的新人,滿心盼著見證這段跨越山海的愛情圓滿。卻沒料想到,這場滿是煙火氣的農家婚禮,會因一份特殊“賀禮”,成為在場所有人一輩子難忘的記憶與感動。

當婚禮儀式舉行至高潮,新人并肩接受眾人祝福時,耀州區軍地領導手捧裝裱精美的立功喜報和獎金,走進婚禮大棚。“趙海同志榮立三等功,喜報到了!”人武部工作人員的話音剛落,喧鬧的現場驟然靜了半秒,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歡呼。彩帶禮花伴著羨慕聲漫天飛舞,婚禮主持人攥緊話筒動情高呼:“喜報撞上喜宴,這才是咱革命老區最動人的雙喜臨門!”
這份沉甸甸的喜報,珍藏著趙海十三年的軍旅堅守。2012年寒冬,還是青澀少年的他,從這片紅土地出發,揣著“保家衛國”的初心踏入軍營。到部隊后,他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任務一線沖鋒在前,從一名普通農村青年,逐漸蛻變為軍事素質過硬的一級上士,各類獎章掛滿胸前。每一份成績的取得,都是數不清的汗水與堅持,更是他對“戍邊衛國”誓言最堅定的踐行。

鐵骨之下有柔情,軍魂之中系家國。趙海的榮光背后,是一段跨越萬水千山的愛情長跑。2018年春天,經人牽線,正在甘肅酒泉某部服役的趙海與正讀大學的李佳敏相識。從那以后,千里之外的深夜電話粥成了兩人愛情最浪漫的注腳。他駐守邊疆守護萬家燈火,她在校園與故鄉之間守護彼此約定,時空距離沒沖淡思念,反倒讓這份理解與堅守,在聚少離多的歲月里愈發彌堅。
他們不只是異地戀人,更是彼此成長的“戰友”。學業上,趙海不甘止步于高中文憑,利用訓練間隙挑燈夜讀、硬核攻關,最終拿下本科證書;事業上,兩人互相鼓勁、共同進步,雙雙成為單位技術骨干,年年收獲表彰獎勵。2024年,趙海站在軍旅生涯的十字路口——是軍士晉級留隊,還是轉業回鄉?彼時,李佳敏已讀完研究生,在西安唐都醫院藥劑科站穩腳跟。深知部隊和戰友們是趙海的不舍與牽掛,她沒半分猶豫,只說句樸實卻擲地有聲的話:“咱倆都在軍隊系統工作,部隊需要你,你就安心留下,小家有我撐著。”正是這句承諾,讓趙海毫無顧慮選擇繼續服役,也才有了這份“送進婚禮”的三等功喜報。

從鄉鄰們的熱切交談里能聽出,趙海和李佳敏是出了名的“工作狂”,直到婚禮前三天,才從各自崗位匆匆趕回村里。婚事全靠父母與熱心鄉鄰忙前忙后,商量場地時,兩人一口回絕高檔酒店,也不要豪車迎親,只決定在自家小院擺十多桌流水席。沒有奢華裝飾,也沒大魚大肉,雖然簡約卻滿是煙火溫情和真情實感。
婚禮上的這張三等功喜報,不只是對趙海建功軍營的嘉獎,更是對李佳敏及千萬軍人家庭默默奉獻的禮贊。這場“喜報‘撞’喜宴”的巧合,恰是“軍功章有你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的生動詮釋——軍人對使命的忠誠、家庭對奉獻的理解、國家對英雄的尊崇,在這處農家小院完美交融。“軍人立功喜報送了不少,但在婚禮現場送還是頭一回,這份感動一輩子也忘不了。”耀州區人武部田屈鵬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劉飛越 丁銅川 張瀚文)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