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坤 通訊員 趙卓
10月10日,渭水河畔,秋意正濃,金黃的蘆葦在風中搖曳,成群的候鳥翩然掠過水面,羽翼劃破天空,美不勝收。這詩意景象離不開寶雞公安機關開展的野生鳥類保護專項行動。
寶雞是我國候鳥的重要遷徙通道之一,現有野生鳥類322種,占全省鳥類總數的70%,其中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6種,陜西省重點保護鳥類17種,保護任務繁重艱巨。
“無人機準備升空,開始今日巡護。”10月16日,在秦嶺腹地的辛家山林區,寶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辛家山大隊民警趙新民操作無人機對鳥類棲息地進行日常監測。如今,無人機、遠程監控、智能識別系統已成為寶雞公安護鳥的“天眼”,科技賦能進一步提升執法效能。
寶雞公安機關注重立體防控,推動保護關口前移,投入使用的生態保護智慧平臺整合了遠程監控、智能識別、軌跡分析等功能,實現對重點保護區域的24小時智能守護。該系統運行以來,已成功預警非法入侵行為120余次,協助破獲刑事案件18起,讓野生鳥類保護工作更精準、更高效。
寶雞公安機關以專案攻堅為突破口,抽調專人成立打擊破壞野生鳥類資源犯罪工作專班,統籌多個警種協同作戰,全面梳理歷史案件線索和重點區域、高風險人員,聚焦“捕、運、收、玩”各環節,實行掛圖作戰、精準打擊。
寶雞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支隊長陳濤介紹,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寶雞公安機關偵辦涉鳥刑事案件4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9名,打掉2個非法獵捕、收購、運輸野生鳥類犯罪團伙,收繳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84只、“三有”和其他野生鳥類609只,收繳獵捕工具563件(套),實現了“破一案、揪一伙、清一網”的打擊效果。
同時,寶雞公安機關常態化實施巡查監管,聯合林業部門設立15個聯合檢查站,加強對花鳥市場、農貿市場、餐飲場所等重點部位的日常巡查;強化網絡交易平臺監管,對全市35家物流快遞企業實施動態監管,全面切斷非法交易鏈條。截至目前,寶雞公安機關已向林業部門移送線索36條,發送公安提示函45份,對涉鳥犯罪形成有力震懾。
“同學們知道嗎?一只燕子一個夏天能吃掉50萬只害蟲。”9月26日,在寶雞市陳倉區實驗小學,民警生動的保護鳥類知識講座引來陣陣掌聲。
寶雞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累計開展宣傳教育2794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3926份,讓愛鳥護鳥的種子在學生心中萌發;借助宣傳平臺廣泛宣傳保護政策與法律法規,及時曝光典型案例,實現“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
寶雞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邊衛平介紹,寶雞公安機關將野生鳥類保護納入常態化工作體系,與愛鳥協會、戶外運動協會等建立緊密的溝通協作機制,實時共享鳥類種群動態、棲息地變化及監測數據,精準部署勤務,并為一線民警提供鳥類辨識與救助培訓,提升專業處置能力,形成了“信息互通、行動協同、能力共建”的生態保護合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