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記者 趙婧)11月7日上午,由西北工業大學與西安易俗社聯合主辦的“秦韻南山?古調獨彈”第二屆校園秦腔文化藝術節在西工大長安校區開幕。

開幕式前晚,西安易俗社傾力打造的大型原創秦腔歷史劇《昭君行》為藝術節拉開序幕。開幕式上,西工大副校長張富利、易俗社第十八任社長惠敏莉分別代表校社雙方致歡迎辭,強調秦腔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分享現有合作成果,表達深化合作的意愿。

西工大秦腔美育課程“秦腔舞臺呈現”“秦腔藝術鑒賞”課程學生進行了匯報展示,稚嫩、真摯的唱腔再現了“青春與傳統對話”的生動圖景。隨后,西安易俗社藝術家也為師生帶來一場兼具藝術美感與文化溫度的表演。
在傳統戲曲文化融入新時代高校美育的路徑創新與實踐探索研討會上,易俗社副社長陳超武等人表示,高校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秦腔進校園不應止于單次演出,而需構建常態化、系統化的浸潤機制。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林葉青等人分別就各校開展的戲曲美育傳承實踐作主題報告。各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展開深度研討,從課程體系建設、校園傳播創新、校社資源整合等多個維度建言獻策,為戲曲美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參考。

11月7日下午,還開展了水袖身段、臉譜戲妝、傳統剪紙三大傳統工作坊活動。活動中,惠敏莉為師生們帶來題為《一部〈昭君行〉同心筑大同——從秦腔歷史劇〈昭君行〉巡演看昭君文化的當代共同體價值》的專題講座,讓師生們近距離感受秦腔藝術的文化內涵。

秦腔作為中華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陜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彰顯了陜西文化的藝術品格,第二屆校園秦腔文化藝術節是西北工業大學落實新時代美育工作要求、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生動實踐。西北工業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學校將緊扣“總師型”人才培養目標,以美育為抓手深化立德樹人實效,持續拓展與西安易俗社的合作維度,將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轉化為育人資源,持續打造兼具文化底蘊與美育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助力學生在傳統藝術滋養中提升審美素養、增強文化自信,成長為兼具專業能力與人文情懷的全面發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