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騰(中)和施工方員工一起查看項目圖紙。張瑜 攝
每天一大早,榆林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支隊崇文路街道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張騰,就和同事開始了一天的市容巡查工作。今年是他從事城管工作的第十五個年頭,從部隊退伍到扎根基層,他始終堅信,城市管理不是冷冰冰的執法,而是有溫度的服務。
“煙火氣”中守護民生溫度
“過去,人們一提到城管,可能意味著兩個字,那就是‘管’與‘罰’,其實我們更像城市的‘守護者’和‘大管家’。我們的工作目標就是讓城市更有序,讓百姓生活更美好!”這是張騰經常說的一句話。
“老高,把地上的菜葉子及時清理一下,這個蘿卜再往里挪挪啊!”“老馬,最近生意咋樣?你這堆在過道上,顧客買菜多礙事,影響生意呀!”張騰一邊熟練地幫攤主搬挪貨物,一邊耐心地提醒著。看似簡單的閑聊,卻讓人感到滿滿的溫情。
榆陽區崇文東路曾是流動攤點“重災區”,一到早市時間,道路兩旁擠滿了三輪車,附近居民出行非常不便。早市不僅關系著市民的“菜籃子”,也關系著攤販的“飯碗子”。為了守護這份“煙火氣”,管出好秩序,張騰帶著同事蹲點調研,早高峰哪里最堵?攤販需要什么?居民有何訴求?這些問題,他都一一記錄下來。根據調研結果,最終他在崇文東路設立固定攤位16個、臨時攤位46個,方便群眾購買蔬菜。
“以前像‘打游擊’,城管一來我就跑,現在有了臨時攤位,我安心多了。”水果攤主李寧說。
當好社區群眾的“貼心人”
張騰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城管工作者,也是優秀共產黨員。他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各個角落,是經營者眼中的監督員,也是推進城市管理的執行者。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初心與擔當守護著城市的風景線,也守護著群眾的幸福感。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張騰常掛在嘴邊的話。在處理社區瑣事時,他努力當好群眾的“知心人”。在寨城莊社區森園小區,張騰帶領黨員志愿者清理衛生死角,拖移停在便道上的“僵尸車”;在街面上,他仔細查看機動車輛的停放是否有序、臨街商鋪有無占道經營、墻面上是否有小廣告等。在社區的“城管工作室”里,每周都能見到他接待居民的身影。
“我們社區只要有問題反饋,他就第一時間過來,耐心傾聽群眾訴求,并且能及時解決我們的問題。”崇文路街道學院社區第一書記郝鄭偉說。
從攤主的笑容,到社區居民的認可,張騰和同事的工作瑣碎而具體,但卻與城市的運行和市民的幸福感息息相關。正是有著千千萬萬個像張騰這樣的基層干部,他們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智慧,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才使我們的城市一天天變好。
“我們始終相信,一個美好的城市,既需要嚴格的法度,也需要人性的溫度,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希望實現城市的‘面子’與民生的‘里子’雙贏。”張騰堅定地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