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大鵝銷售發車儀式在榆林市橫山區魏家樓鎮便民服務中心王梁村順利舉行。經過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120天的科學養殖,4500只揚州三花鵝,當天正式踏上前往揚州市的旅程,開啟了“黃土高原生態鵝”奔赴“江南水鄉餐桌”的跨越之旅。
此次大鵝順利出欄銷售,得益于雙城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創新采用的幫扶模式。在揚州市對口幫扶橫山區聯絡組的全程專業指導下,基地構建起“訂單養鵝+企業回購”的閉環體系,由揚州企業提前下達養殖訂單,農戶按標準養殖,出欄后再由企業統一回購,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戶“養殖難、銷售愁”的后顧之憂,為產業穩定發展筑牢根基。
“我們來到榆林橫山雙城鄉收購這批揚州鵝,就是看中了這里得天獨厚的養殖環境。”揚州市維農集團總經理孫健介紹道,陜北榆林氣候相對干燥,與南方高濕高溫的環境形成鮮明對比,這種氣候條件讓養殖出的鵝肉質更為緊實,口感更佳。“揚州不缺鵝,但缺品質優良的鵝。在揚榆協作工作組的推動下,我們把揚州鵝產業帶到陜北、帶到榆林,就是要借助這里的生態優勢,培育出高品質鵝產品。同時,我們與養殖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實行‘公司+農戶’模式,養殖戶負責安心養殖,我們則全力做好回收與銷售環節。”
橫山區方興農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高海飛分享了生態養殖的秘訣:“我們每天給鵝投喂的都是苜蓿和玉米,這種天然飼料不僅讓鵝成長速度快,還能保證肉質。”這種生態喂養方式,既大幅降低了養殖成本,又從源頭保障了鵝的品質。更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創新采用“蘋果樹下養鵝”的農林牧復合經營模式,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鵝群在蘋果園里活動,能有效清除雜草,減少果園人工除草成本;而鵝糞則成為天然高效的有機肥料,為果樹提供充足營養,還能改善土壤結構,讓果園生態系統形成良性循環。
產業幫扶的成效,最終體現在農戶的增收賬本上。高海飛以自身經歷舉例:“自去年參與蘇陜協作,與揚州合作開展大鵝養殖以來,我們首批養殖的大鵝,僅用4個月就順利出欄,實現銷售收入65萬元,純利潤達25萬元左右。在養殖過程中,還帶動了100-200人次的當地農戶務工,為他們帶來了數萬元的務工增收,真正讓農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
橫山區將繼續推廣大鵝養殖的成功經驗,完善購銷合作機制,持續拓寬銷售渠道,逐步實現“育苗、養殖、屠宰、深加工、包裝、終端連鎖”的全產業鏈布局,提升產業附加值,讓更多農戶在產業發展中鼓起腰包,邁向更加紅火的生活。(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熊鵬 邊寧寧)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