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淼 記者 韓永國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咸陽市秦都區政協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結合政協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委員作用,立足群眾需求,重點圍繞群眾身邊的揪心事、操心事、煩心事,以“三個度”為著力點,積極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安排部署有“速度”
秦都區政協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區委“五進五幫五提升”實踐活動和工作實際,及時制定《區政協領導“五進五幫五提升”包抓安排表》,建立工作臺賬,全面安排部署“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同時,利用街道政協聯絡組和黨建聯盟平臺引導委員積極履職、主動作為,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切實做到幫民困、解民憂,確保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落到實處。
工作落實有“力度”
按照秦都區“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部署,區政協扎實開展“五進五幫五提升”實踐活動。區政協主席、各副主席帶頭深入三為西北科研生產基地等20個重點項目、咸陽盛宏重型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24戶工業企業、馬泉中學等6所學校、古渡辦華泰社區等6個社區以及6戶老黨員家庭,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截至目前,收集重點項目、工業企業發展中存在問題6條,并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4件,提出關于加強社區治理意見建議11條。
委員解憂有“溫度”
秦都區政協依托街道政協聯絡組和黨建聯盟平臺,幫助群眾解難題。委員們利用履職平臺深入聯系群眾,了解群眾所需、所盼,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實際問題。渭濱街道政協聯絡組協助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做好處理信訪積案、矛盾化解等工作。馬泉街道政協聯絡組委員了解到留渭路涵洞道路破損坑洼、影響出行問題,積極與辦事處及相關部門多方溝通,解決了這一群眾關切的問題,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渭濱街道政協聯絡組委員通過實地走訪胭脂河坊、漢倉路等群眾用餐密集的路段,發現這些路段午飯時間停車位緊張,給群眾帶來極大不便,隨后向秦都交警大隊提出聯名建議,建議在中午12點至1點30分時段,對群眾就餐比較集中的非重要路段,在不影響車輛通行的情況下采取靈活執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