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通訊員 張同保
探索建立“協商驛站”工作品牌,把助推全區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作為協商議政的重要課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綜合成績在全市政協系統排名第一;參加省政協“‘秦人 秦事 秦商量’講好新時代政協故事”大賽,斬獲頗豐……
翻開2024年銅川市印臺區政協履職記錄,一份份務實精準的提案建議,體現了服務大局的擔當作為;一個個奮楫篤行的身影,映照了履職為民的初心底色;一組組奮發作為的亮眼數據,譜寫了印臺區政協事業的全新篇章。
一年來,銅川市印臺區政協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區發展中心任務,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切實為印臺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把助推全區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作為協商議政的重要課題,全年組織開展重要協商活動9次,形成高質量協商成果12篇。圍繞“四區建設”、鞏固拓展“三個年”等重大課題協商交流,提出意見建議130余條。圍繞“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形成調研報告4份。召開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圍繞大力發展“四個經濟”提出意見建議32條,為區委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堅持“協商前必調研”工作法,精選調研課題,靈活調研方式,提高調研實效。就全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公共法律服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情況”等課題,組織委員開展專題調研,形成高質量調研成果5份,提出加大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完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強化公共法律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非遺傳承人培養等針對性建議30余條,被區政府相關部門采納。
緊盯民生關切,組織部分委員圍繞“周城公路沿線增設公廁”“農村道路增設安防設施及日常養護”“婦幼保健院公交站點優化設置”等群眾關心問題開展“微調研”“微協商”70余次,提出意見建議420余條,探索建立“協商驛站”工作品牌,推動協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傾心搭建平臺,召開“政銀企”座談會2次,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實現了“小切口、大作為”。
充分發揮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優勢,建立信息直報點5個,爭創省級直報點1個。全年整理編報社情民意信息369篇,其中省、市政協采納14篇,區政協采納26篇,《推進智慧藥房下沉鄉村,打通醫療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建議得到省政府領導批示。向區委、區政府反映的信息全部被批轉辦理,推動食品安全監管、老舊小區改造等一批民生問題及時解決。區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綜合成績在全市政協系統排名第一,被市政協評為先進單位。
以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為契機,精心準備、自主創作,組織大型主題文藝匯演。“委員活動日”主題活動精彩紛呈,組織開展優秀書畫展、乒乓聯誼賽等活動,全方位展示印臺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新風采、新氣象。積極組織參加省政協“‘秦人 秦事 秦商量’講好新時代政協故事”大賽,參賽作品《知秋》《主角》等短視頻分別榮獲最佳故事獎和優秀獎。
主抓隊伍建設和工作機制建設兩條主線,充實政協工作力量,選強配齊了各專委會副主任,持續優化專委會對口聯系委員工作制度。落實專委會主任和政協常委向常委會述職工作制度,8名常委述職交流,新聘任5名行業專家充實參政議政人才庫,持續增強專委會基礎性作用。
深化干部作風能力提升,組織機關干部就信息宣傳、公文寫作等開展培訓10余次,開展青年干部“談學習、談業務、談作風”座談會6次,干部隊伍素質能力全面提升。區政協機關“創建‘六型機關’,提升‘三服務水平’”工作品牌獲得區直機關首批黨建特色品牌和模范機關榮譽稱號。
新的一年,印臺區政協將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全面提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為推動印臺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邁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