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王雅 記者 韓永國)六月的關中大地,麥浪翻滾,生機盎然。近日,咸陽市政協主席李曉靜帶領一支精干的調研小隊,輕裝簡從,深入涇陽、武功兩縣,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題調研。“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要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成為這次調研的鮮明特色,這場調研中的每個細節,都折射出新時代政協工作的嶄新氣象。
輕車簡從察實情
清晨,一輛普通的五座小汽車駛入在涇陽縣"正悅驛站"青年界委員工作室。沒有繁復的接待流程,沒有寒暄客套,調研組直奔主題,現場翻閱活動記錄,與委員面對面交流。
推開工作室玻璃門,調研組謝絕了準備好的歡迎詞和匯報材料。"近期的協商會都有多少委員參加?""協商結果落實得怎么樣?"突如其來的二連問,讓工作室負責人真切感受到這次調研的"不一樣"。作為工作室負責人,她經歷過不少調研,但這樣單刀直入、直擊要害的提問還是頭一遭。
"我們要看的不是材料有多厚,而是工作有多實。"李曉靜邊走邊查看委員履職檔案,邊詳細詢問協商工作開展情況。她隨機從檔案柜中抽出三本不同時期的協商記錄本,當看到詳細記錄的協商成果轉化情況時,立即要求調閱相關部門的落實反饋材料。
"以往接待調研總要準備匯報材料、安排參觀路線,這次直接看工作實績、問實際效果,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求真務實的新風。"工作室負責人感慨地說。
"這次調研我們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搞層層陪同,不增加基層負擔。"調研組工作人員介紹說。在涇陽縣調研期間,隨行人員始終控制在最低限度:1名政協工作人員負責協調,2名專委會負責人提供專業支持,1名記錄員負責全程紀實。
深入一線解難題
在縣政協機關,李曉靜詳細詢問協商民主工作開展情況,重點了解"智慧政協"平臺運行效果。在與住縣市政協委員座談時,她要求縣政協要搭建好政企溝通平臺,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政協委員要當好'雙重角色',既要做好本職工作,又要積極建言獻策。"李曉靜在調研中表示,她特別關注委員讀書活動開展情況,指出這是提升履職能力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拓寬知識視野。
在座談交流中,幾個務實高效的細節令人耳目一新:會場嚴格執行"三不"標準——不擺放鮮花、不懸掛會標、不提供瓶裝水,與會人員統一自帶水杯;發言實行"5分鐘限時制",要求開門見山、言之有物;會議材料全面推行"無紙化",通過政務云平臺提前發送電子文檔。
"調研時間壓縮了,但內容更充實了、效率也更高了。"武功縣政協主席謝保衛說,縣政協也將修訂調研及會議制度,建立"三不"原則:不念稿、不超時、不講空話,讓協商座談的質效實現"雙提升"。
“整個調研過程堅持"三避免"原則。”調研組表示,避免重復調研,對已掌握情況不再重復走訪;避免反復調研,一次性摸清問題癥結;避免擴大調研范圍,嚴格控制調研規模和時長,切實減輕基層負擔,讓調研真正成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的"連心橋"。
成果轉化促長效
"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調研期間,調研組嚴格執行食宿標準。李曉靜在調研中多次表示,從一頓簡單的工作餐到一場務實的座談會,從精簡的調研隊伍到高效的會議流程,每一個環節都是作風建設的試金石。
"不是簡單記錄就完事,要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思考解決的路徑。"調研間隙,李曉靜指著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對調研組其他工作人員說。她表示,及時總結梳理當天調研遇到的問題,盡量采用"當日事當日畢"工作法,確保調研發現的問題不過夜、不積壓。
調研結束后,咸陽市政協立即召開黨組會議,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從制度層面固化了調研成果:嚴格調研規模,市一級調研隨行不超過3人;規范調研流程,推行"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工作法;強化成果運用,建立調研建議落實反饋機制。
"這次調研給我們最深的啟示是,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李曉靜在總結會上指出,全市各級政協組織要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把作風建設深度融入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持續擦亮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政治本色,以優良作風推動新時代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