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組織部分委員走訪僑資企業。
“企業年利潤多少?與臺資企業聯系多不多?”“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選擇在海外設廠,技術泄漏風險如何規避?”……9月23日,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組織部分委員來到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僑資企業,深入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圍繞“發揮僑智僑力服務‘十五五’規劃”展開交流。
在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委員們通過實地參觀產品展柜、生產車間,召開專題座談會等形式,深入了解企業在核心技術攻關、市場拓展、政策落地等方面情況,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
“作為民營企業家,我們想為國家作貢獻,但不知道從哪些方面著力更好?”座談會上,陜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斌介紹了企業借力國產替代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實踐,同時也提出了政策把握不精準、參與重大科技項目渠道不暢等問題。
“民營企業不能一味‘埋頭苦干’,也要‘抬頭看路’。”省政協委員、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姚金川說,如何讓民營企業了解到、配合好“十五五”規劃落地,需要政協委員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政策信息準確地傳遞給企業,把企業的需求和呼聲及時反映給政府。
2007年成立的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元器件等產品,目前正拓展光子應用模塊業務,布局多領域。
“我們公司在光學領域積極‘走出去’,先后成功收購德國、瑞士等優質企業,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海外運營模式。”工作人員對企業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情況的介紹引發委員們點贊。
“在今年‘委員活動日’活動期間,我們走訪了兩家僑資企業,其良好發展態勢與昂揚奮斗精神令人印象深刻、備受鼓舞。”省政協常委、民盟陜西省委會副主委孫武斌建議,相關部門可牽頭組織這兩家僑企分享發展經驗,為其他民營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更好“走出去”提供實踐借鑒,進而推動陜西整體高質量部署與民營企業發展實際需求精準契合,實現雙向賦能。
“兩家僑企在細分市場方面成績卓越。”省政協委員、陜西瑞泰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爭光同時建議,應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同時推動企業制定自身發展規劃并報相關部門參考,實現政企發展有效對接。
省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王運林說,“十四五”時期,陜西在科技型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上成效顯著,這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離不開一批優秀企業家的自身努力。“十五五”時期,要推動民營企業嵌入全省大規劃、大場景,提供更具體高效的支持服務。
“今天的走訪讓我對陜西民營企業的發展充滿信心。”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孫亞政表示,要用心呵護僑企的報國熱情,用心用情幫助僑企解決發展難題,進一步凝聚僑智僑力,在服務“十五五”規劃中發揮更大作用。
省政協委員、省黃埔軍校同學會一級巡視員丁莉萍表示,要把走訪活動中的所思所想轉化為履職動力,為僑企發展積極發聲,推動營造更加有利于僑企的發展環境。希望省政協多組織走訪活動,走進企業傾聽民意心聲,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記者 張璐 文/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