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今年5月,西鄉華辰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孫女士在向銀行申請信用貸款時被告知,其納稅信用級別為D級,申請無法通過。孫女士急忙求助稅務部門,原來是公司負責人名下另一家公司被評為D級,觸發關聯責任指標導致本公司納稅信用從A級降為D級。“連續兩年都是A級納稅人,一個疏忽直接成了D級。”孫女士感慨到。“通過納稅信用修復綠色通道,我們快速將納稅信用級別修復到了B級,順利解決了眼前的貸款危機。”
這樣的“信用重生”故事正在漢中上演。隨著納稅信用修復機制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及時糾錯,撕掉失信標簽,實現從“失信受限”到“守信受益”的轉變。
“靠前服務”消納稅人疑慮
征納互信是稅收工作的生命線,更是信用修復的前提。在國家稅務總局勉縣稅務局,一次看似平常的個稅匯算輔導,卻意外觸發了納稅人對信息安全的敏感神經。
“需要我提供身份信息線上補稅,會不會是騙子?”納稅人廖先生接到稅務人員的輔導電話時,疑慮重重。這份在電信詐騙高發時代的合理警惕,折射出公眾對信息安全的重視,也對稅務部門規范服務和身份核驗提出了更高要求。
敏銳捕捉到潛在“信任危機”,勉縣稅務局沒有止步于簡單的電話解釋,而是主動轉變服務理念,跳出常規思維,提出陪同廖先生前往公安部門進行現場身份核驗。在派出所的見證下,稅務人員依規出示證件、說明事由,將征納雙方的互動置于公開透明的制度框架之下。這一“身份驗真”行動,既是對精細服務的精準落實,更是稅務部門運用法治思維、規范執法行為的生動實踐。
“稅務部門這種主動和嚴謹的態度,讓我感受到了溫度與公信力。”疑慮煙消云散,廖先生高效完成了匯算申報。這場特殊的服務升級,是稅務部門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靠前”轉變的縮影,將潛在的“信任危機”轉化為“安心辦稅”的信任支點,也為后續的信用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互信基礎。
“綠色通道”助信用“重生”
“憑借修復后的納稅信用,我們不僅拿到1960萬元貸款,還簽下好幾筆優質訂單。”城固縣振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先生,道出了納稅信用修復對企業重生的關鍵作用。
振華生物的前身振華化工廠,曾憑借核心甾體化合物提純技術在民營醫藥領域嶄露頭角。2018年,因決策失誤導致資金鏈斷裂,企業經營癱瘓,納稅信用一度跌至D級。2022年,企業破產重整獲批,但D級納稅信用像一道無形的坎,讓企業融資受限、市場拓展受阻。“去年一次重要招標,就因D級信用眼睜睜看著訂單飛了。”市場部韓經理至今仍感遺憾。
“想要走出困境,必須要先修復納稅信用記錄。”在回歸經營正軌后,企業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問題。為鼓勵納稅人主動糾正失信行為,國家稅務總局城固縣稅務局組建“信用修復輔導”專班,對照信用修復指標詳解申報、繳稅、發票管理等環節要求,輔導企業建立了內部風險防控機制,糾正了失信行為。在企業提交申請后,立即開啟“綠色通道”,經“初審+復核+終審”三級審核,僅用5個工作日,企業納稅信用便成功從D級修復至B級。
“納稅信用提級后,企業一下子氣血暢通了!”財務總監陳先生的感慨背后,是2024年近90%的營收增長。
“量體裁衣”幫企業獲信
“真沒想到,一次資金周轉困難導致的欠稅,會讓企業差點窒息。”漢中市茂源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郭女士回想起被降為C級納稅人的經歷,仍心有余悸。
去年,受市場波動沖擊,茂源公司業務減少,資金一時周轉不開,便想著先過經營難關,稅款晚點再繳。這樣的心理很快帶來了切膚之痛,公司因欠稅被降為C級納稅信用。這一評級,成了后續融資中的“攔路虎”。
“信用降級后,銀行審批明顯謹慎了。”企業負責人郭女士坦言。企業陷入“經營困難—欠稅降級—融資更難”的困局。
沉重的教訓讓茂源公司意識到依法納稅、守護信用刻不容緩。他們迅速籌措資金,依法補繳全部欠稅,主動尋求改變。國家稅務總局漢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及時介入,開啟“一對一”輔導模式,深度剖析欠稅成因,量身定制整改方案,在確認符合納稅信用修復條件后,輔導企業進行資料準備與申報,高效完成審核。最終,茂源公司的納稅信用成功由C級修復至B級。
修復后的B級信用成為打開融資之門的鑰匙,企業順利獲得銀行貸款支持,資金鏈困局迎刃而解,實現了由“失信”到“獲信”的蛻變。如今,茂源公司建立了稅務申報復核制度,確保稅款準時足額繳納,更定下了“沖擊A級納稅信用”的目標。
據統計,今年以來,漢中市稅務局加大納稅信用復評、補評和修復,為10000余戶企業完成了納稅信用的修復提升,成功幫助企業重塑良好信用形象。(漢中稅務)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