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悠悠洛水。盛夏時節,走進洛南縣洛源鎮,漫步鄉間小道,隨處可見食用菌大棚里菇農忙碌的身影,“放心菜”種植基地中農戶彎腰勞作的場景,罐罐茶屋里游客歡聲笑語的畫面……這一幅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圖景,正是洛源鎮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洛源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通過“黨委領辦、黨支部帶頭、群眾參與”的模式,推動農文旅融合與民宿產業集群發展,繪就了一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實現了從“邊緣鄉鎮”到“康養勝地”的華麗蛻變。

黨建強基 治理升級
“我們組上離村黨群服務中心距離遠,以前家里有事還要跑老遠,現在只要到新設立的‘便民聯系點’反映,很快就能得到村上的回復。”五龍村村民張有為深有感觸地說。
鄉村振興,治理是關鍵。今年以來,洛源鎮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建立健全“包村、包片、包戶”三級聯動機制,將鎮村干部、黨員、志愿者全部嵌入社會治理網格。鎮主要領導帶頭包抓重點村,黨員干部主動認領責任區,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服務網絡,切實推動網格責任落實和作用發揮。
為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訴求問題,洛源鎮嚴格落實“四下基層”,常態化開展“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鎮村干部變“坐等上門”為“主動下沉”。在走訪中,干部帶著問題清單走村入戶,重點解決偏遠地區群眾反映強烈的住房、飲水、道路等問題。據統計,今年以來,已累計解決群眾訴求300多件,調解矛盾糾紛90多起。
針對農村陳規陋習,鎮黨委指導各村制定“十六不準”村規民約,并收集整理30多例正反面典型案例,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用“鄉音土話”傳播文明新風,有效遏制了厚葬薄養、天價彩禮等不良風氣。
黨委領航 發展提速
洛源鎮以“書記領辦實事硬事”為抓手,把產業發展作為頭等任務。在澗坪村,鎮黨委書記領辦農文旅田園綜合體項目,將其列為年度承諾踐諾事項,帶領村“兩委”班子外出考察學習,引進專業運營團隊,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思路。
“黨員帶頭,群眾才有信心。”澗坪村黨支部書記陳亞鵬介紹,村里成立了黨員先鋒隊和志愿者服務隊,通過黨員示范帶動,流轉土地20畝,協調矛盾糾紛6起,整治環境衛生40多處,盤活閑置空間600多平方米。在黨組織的推動下,村里構建起了“休閑觀光+餐飲服務+民宿”的經營模式,打造農村集市、鄉村大灶臺等4處,修建罐罐茶屋、野營帳篷等娛樂設施36處,建設生態廊道300多米,發展共享菜園和“放心菜”種植基地60畝。
“以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搞旅游、賣小吃,日子越過越紅火!”澗坪村村民王安順笑著說。
支部帶頭 旅游升溫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桃坪村,黨支部招引2名返鄉大學生進入村“兩委”班子,優化了干部隊伍結構。村黨支部書記梅福盈為23名黨員和11名優秀儲備干部設崗定責,堅持“支部領著產業走”,由黨支部牽頭與農戶、商家進行對接,改造閑置農房,組織全村黨員認領民宿宣傳推介、游客招攬接待、環境衛生整治、用地保障等工作,推動閑置農房變身“網紅民宿”。
黨支部幫帶,產業方能做大。鎮機關黨支部、桃坪村黨支部和鎮衛生院黨支部開展支部共建,把掌握不同資源的黨組織聯結為緊密型黨建共同體。鎮機關黨員協助有資金需求的群眾辦理創業貸款,爭取政策支持;鎮衛生院黨員在游客集中區設立便民就診臺,為游客提供免費藥品;村黨支部硬化路面200多米,安裝充電樁,推動基礎設施全面提升。目前,全村已發展22家旅居式民宿,床位106個,形成“住宿+餐飲+農事體驗”的特色產業集群。今年以來,已接待住宿游客8000多人次,戶均增收2.5萬元。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學習推廣‘千萬工程’經驗,以桃坪村、澗坪村為樣板,輻射全鎮,推動產業發展,讓‘黨建紅’‘生態綠’‘產業金’交相輝映,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洛源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張浩楠)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