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陽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厚積成勢、成效不斷凸顯、紅利加速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更加澎湃,人民群眾獲得感日益增強。
聚焦強責任抓落實 有力有效推動改革攻堅
順時而應勢,謀定而后動。
“改革關頭,尤需擔當。我們要把改革作為捍衛‘兩個確立’的具體行動,作為發展的關鍵一招!”在山陽縣委深改委會議上,縣委書記謝曉軍的講話擲地有聲。
山陽縣深刻把握改革階段性特征,以系統思維謀篇布局,樹立改革重實效的鮮明導向,以務實有力舉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
縣委主要領導主動作為、以上率下,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節親自協調、落實情況親自督查,每年至少召開縣委深改委會議3次,系統部署推進改革舉措、審定改革方案、解決涉改重大問題,有力有效推動改革任務落實。
每年制定印發《中共山陽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按季度要求責任單位報告改革事項推進情況,嚴格實行清單化管理、臺賬式銷號,夯實領導責任、牽頭責任和推進責任。對重點改革事項實行1名縣級領導、1個牽頭部門和若干單位負責的“1+1+N”落實機制,定期印發縣級領導改革工作提示函,構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修改完善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專項小組工作規則和辦公室工作細則,深化“五堅持五確保”工作推進機制,將改革工作納入鎮辦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常態化督查考核機制,定期聽取工作情況匯報,定期開展督促檢查,采編上報改革信息、典型改革案例,全縣改革工作穩步推進。
聚焦促轉型破瓶頸 善作善成促進高質量發展
近日,山陽縣法院獲頒商洛“0000004”號林業碳票,標志著商洛市首張“司法碳票”在山陽落地。這是商洛市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以來,山陽縣獲頒的第二張林業碳票。
這也是自商洛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以來,山陽縣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的一個縮影。
哪里有瓶頸制約,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山陽縣堅持以綠色循環為導向、以產業集群為引領、以重大項目為支撐,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持續深化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活動,推行“六個一”和專班、專組、專人“三專”機制。重點項目山陽抽水蓄能電站正式動工,西十高鐵山陽段路基工程、橋梁工程均已全部完成,山陽站站房主體竣工,豐陽雨露、嶺南純凈水等項目投產投用,新型環保采暖設備制造等3個項目代表商洛接受全省視頻觀摩。2024年全縣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
持續做大做強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首位產業、新材料和康養旅游主導產業,液壓電動工具等延鏈項目順利投產,電源制造、觸控顯示和碳纖維材料“三條產品鏈”初具規模,全釩液流電池電解液項目落地建設,豐源礦業等技改擴能項目建成投用,富新振興金礦項目通過環評,新材料產業向精深化、高端化邁進。天竺山景區完成改造、開始運營,天蓬山寨休閑康養基地建成投用,康養旅游產業走上融合發展之路。完成18個鎮街GEP和法官秦嶺原鄉農旅小組等4個VEP試點核算,發出首張“林業碳票”,開發“生態貸”綠色金融產品,2024年全縣生態產品價值總值(GEP)居全市第一,“萬畝茶園綠了群山富了民”等3個典型案例在陜西日報刊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經驗被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堅持實行“熱力圖”“備忘錄”等制度,緊扣產業鏈條延伸和關聯配套,完善招商引資“兩圖兩庫兩表”,開展全民、團隊、鄉黨、企業“四聯招商”,成功舉辦鄉黨回鄉聯誼暨開放發展大會等招商推介活動。首個使用外資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研發制造項目建成投產。
持續深化集成服務、“容缺受理+承諾制”改革,對行政許可事項實施清單化管理,細化審批事項,梳理容缺事項清單、辦理容缺受理事項,壓縮告知承諾制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間。建成電子信息科創孵化器等科創項目3個,使用外資實現零突破。德潤康中醫藥產業園被認定為省級小微企業雙創基地。落實企業家早餐會、遍訪“五上”企業等制度,創新建立政企懇談室有效做法被《中國統一戰線》刊載報道。
統籌優化重點領域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嚴格落實機構限額管理要求,設置縣級黨政機構35個。組建縣委社會工作部、縣科技和經濟貿易局、縣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優化調整“三農”工作機構,撤銷縣勞動監察、自然資源、水利3支執法隊伍和糧食、林業、殯葬3支掛牌執法機構,按照“4辦2站1中心1隊”的模式,統籌設置鎮(街道)職能相近的內設機構和事業單位,持續推進議事協調機構清理規范工作,縣級議事協調機構由160個精簡為22個,破除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取得實質進展。
聚焦增福祉惠民生 用心用情回應群眾期待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山陽縣聚焦人民期盼,圍繞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以改革之力,落民生之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成績單。
持續強化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形成互為補充、相互協同的監測對象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防止因災返貧做法全省交流。開展農村集體經濟“消薄培強”行動,推行產業聯農、經營主體聯戶、園區聯村、資產聯股利益聯結模式。創建法官廟等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色河鋪鎮陸家灣村被評為首屆“陜西魅力休閑鄉村”,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暨“千萬工程”工作推進會在山陽觀摩,有效做法被陜西電視臺《今日點擊》欄目報道,山陽鞏固銜接工作實現省市考核“三連優”。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施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啟動管辦一體融合辦學試點,縣職教中心“雙示范”建設通過省級命名,全省學生資助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商洛市2025年融合辦學現場推進會在山陽召開。建成“數字健康一張網”,全市首家縣級醫院腫瘤放療中心建成投用,全市醫改現場觀摩會在山陽召開,山陽疾控“兩個允許”政策被列為典型案例全國推廣,慢病醫防融合“三色管理”被評為全國優秀案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案例榮獲全國三等獎,第十二屆醫共體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大會在山陽召開,山陽被評為全國醫共體建設示范縣。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新模式,有效做法被新華社報道。西北首家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建成投用,推行“三化”“四室”模式,公辦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全面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如愿》獲全省二等獎,山陽手工掛面技藝入選省級非遺工坊、被央視專題報道,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示范縣創建通過驗收。
堅持和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深入開展信訪問題源頭治理攻堅行動,山陽縣圍繞“五個法治化”,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見成效的調研報告榮獲省級二等獎。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治理模式,構建“信訪+公安+網信+鎮街+職能部門”聯動預警機制,規范初信初訪事項辦理程序,完成基層“交所合一”改革,全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山陽榮獲省級平安縣、全市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縣稱號。
常態化排查整治秦嶺“五亂”問題,省總臺賬反饋問題全部整改銷號清零,水環境質量連續四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河湖管理工作現場會觀摩我縣,山陽獲評2024年度秦東地區護林聯防工作先進縣。推進以生態修復為主線的城市更新行動,持續開展“干凈山陽”創建,實施便民設施提升等“四大工程”,城市運動公園二期建成投用,完善城區停車、充電、健身等設施,改造老舊小區、開展“三無小區”整治環境,育才路拓寬改造二期全面啟動,城區雨污分流管網完成改造,高新區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縣城功能更加完善,群眾幸福感不斷增強。
聚焦提效能轉作風 從嚴從實抓好自身建設
堅持以黨建引領改革方向,以改革匯聚發展合力。縣委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形成了實干干實、快干干好的發展局面。
實施基層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全市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創建工作現場會在山陽召開,“黨群聯心卡”制度被《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功能型黨組織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領導肯定、被《人民日報》報道。
搶抓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機遇,培養一批醫療教育專業技術人才、企業技術人才、鄉土專家等,“組團式”幫扶工作受到中組部調研肯定。建立理論、現場和實戰“三位一體”干部培訓模式,深化項目策劃與包裝能力提升等“五大專項行動”,提升干部履職能力。制定《退出科級領導崗位干部管理辦法》,出臺《落實“三個年”活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十條措施》,干部干事創優的活力進一步激發。
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推行聯動監督機制,山陽“室組”聯動提升監督執紀質效做法被《陜西日報》刊載。縱深推進清廉山陽建設,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實行“日動態、周匯報、月調度”工作機制,山陽營商環境領域專項整治有效做法被《中國紀檢監察報》刊載報道。
發展永無止境,改革未有窮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山陽縣將一如既往地秉持著“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奮力譜寫山陽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來源:山陽宣傳)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