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西安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解讀新聞發布會。西安市水務局副局長魏鵬表示,《西安市現代水網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以系統提升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承接國家水網和陜西水網銜接,與西安國土空間規劃銜接,系統提出解決新老水問題整體方案,描繪了西安未來10至30年水務發展新藍圖。
思路布局 形成西安現代水網“一張圖”
魏鵬介紹,《規劃》編制工作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思路,以渭河、涇河、灃河、黑河、浐河、灞河等骨干河流,引漢濟渭工程南北干線、東莊供水工程南干線、李家河供水干線等骨干輸水通道為“綱”,以區域水系連通工程和供水渠道為“目”,以水庫、湖池等調蓄工程為“結”,構建“七干八水五河,一屏一環多點”的西安水網空間布局,形成西安現代水網“一張圖”和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水務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建設任務 四部分共21類工程
《規劃》分為防洪保安、水資源配置、幸福河湖、智慧管水四部分共21類工程。其中,第一部分是高標準防洪保安網建設,包括主要河流防洪體系建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城市防洪排澇等3類工程;第二部分是高水平水資源配置網建設。包括引調水、水源調蓄、區域水資源配置、城鄉供水一體化、非常規水源利用、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建設等7類工程;第三部分是高品質幸福河湖網建設。包括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生態綠道建設、幸福河湖建設、河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地下水涵養與保護等5類工程;第四部分是高效能智慧管水網建設。包括水網信息化基礎設施完善、水網工程智能化建設、數字孿生平臺建設、提高水網調度管理水平、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數字孿生流域管理等6類工程。
主要指標 2035年現代化水網體系基本形成
規劃提出,到2035年,西安市現代化水網體系要基本形成,市級骨干水網覆蓋范圍達到90%以上,實現“南北調配、東西互濟、全域保障”的規劃目標。首先,防洪排澇減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3級以上堤防達標率提升至95%,重要防護對象設防標準達標率從93.1%提升到99%;其次,優質水資源供給得到全面保障,用水總量控制在29億立方米以內,農村規模化工程覆蓋人口占比提升至90%;同時,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要逐步實現,重點河湖控制斷面生態流量達標率達到90%,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5%以上;此外,水安全監管服務水平要大幅提高,水網智慧化水平大幅提高,水利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重點水網工程數字孿生覆蓋率85%以上。
(記者 艾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