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乃喜
最近,浙江多地推動公務政務活動中的PPT(演示文稿)、視頻“減量、減費、減負”,倡導非必要不做PPT,讓務實、節儉成為公務活動的普遍共識,為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近些年,不少機關單位工作匯報要求配PPT,基層干部為此通常加班熬夜改排版、加動畫,花在格式上的時間比撰寫內容的時間還多。為了追求高大上,有的時候直接把PPT外包,一次3分鐘的匯報,做PPT往往要花費幾千上萬元,增加了基層財政負擔。
落實非必要不做PPT,整治“屏幕中的形式主義”,需要識別哪些是“數字表演”,哪些才是真實需求,推動工作在務實創新上做加法,在繁文縟節上做減法。為此,要因時而變、因事而異,在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的前提下,讓公務活動匯報材料內容上多一些精彩紛呈,形式上多一些靈活多樣,效果上多一些真實可靠。
整治“屏幕中的形式主義”,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多下基層少要材料。在AI技術廣泛運用的今天,有圖未必有真相,眼見未必都為實。基層調研中以查閱材料代替調研、以匯報材料內容論功績,不但給基層平添了過多負擔,還影響了調研的實效。領導干部只有經常深入基層,實地看看基層有哪些創新經驗可以總結提高、有什么具體問題需要研究解決,為基層多出主意、多想實招,才能真正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騰出更多時間精力真抓實干。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