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唐冰 馮倩楠 賀鵬飛
在醫院里、在社區中、在產業鏈上……當政協委員履職陣地深度嵌入民生領域,“政協就在身邊、委員離自己很近”就有了更鮮活的具象表達。這是記者近日在延安市寶塔區采訪時真切感受到的。
從醫院的社情民意信息采集點到社區的委員工作室,從產業鏈上的聯動平臺到文旅園區的特色履職陣地……為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十五屆寶塔區政協以推動政協履職向基層延伸為導向,精心打造多元化履職陣地,引導委員下沉基層、傾聽民聲,這些履職實踐載體正推動政協工作釋放出新動能。
扎根一線 凝聚共識有特色
群眾幸福指數高不高、社會大局穩不穩、區域發展強不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層社會治理好不好。
2024年以來,寶塔區政協指導建設了6個基層黨委政協工作聯系委員會、12個委員工作室、12個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采集點,這些履職陣地功能互補、協同聯動,共同織密了一張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履職網絡”。新城街道黨工委政協工作聯系委員會便是其中之一。
“委員會成立后,我們首先著力破解‘有地、有人、有章’三大問題,成效初顯。”新城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曹海峰介紹說,針對陽光城商業街3地塊矛盾集中、人口密集等情況,新城街道在寶塔區政協指導下,選擇在這里設立政協工作聯系委員會,著力打造工作室,解決“有地”難題;吸納轄區25名具有社會影響和群眾基礎、熱愛政協工作、參政議政能力突出的代表人士為成員,破解“有人”問題;聚焦政協工作規范運行,理順“有章”機制。實踐中,委員們通過積極參與茶攤亂象、露天燒烤、私搭亂建整治等工作,履職意識不斷增強,在城市管理、民生實事領域積極發揮作用,切實服務新區居民。
新城街道黨工委政協工作聯系委員會辦公場所的隔壁,就是寶塔區政協體育界委員工作室。1月,開展乒乓交流主題實踐活動;3月,舉辦女子乒乓球團體賽;4月,開展“國球進公園,百園萬人齊乒乓”活動;6月,委派6名注冊裁判員執裁省青少年乒乓球聯賽……圍繞“國球五進”活動,今年上半年,工作室交出了有分量的“成績單”。
寶塔區政協體育界委員工作室召集人、延安市乒乓球協會主席張新星介紹說,自2022年成立以來,工作室通過完善機構、健全組織制度,圍繞乒乓球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開展多樣化賽事活動,大力推動乒乓球運動在延安快速發展。“目前,工作室有人員20多人,除了文化體育界委員,還吸納了區政協其他界別委員及社會各界成員,大家都以極大熱情投身這項工作。”
記者了解到,委員工作室內推行區政協制定的委員輪值制度。輪值期間,委員們或主動走訪調研,圍繞體育設施、開展活動等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或策劃相關活動。
2023年輪值期間,張新星在走訪中發現,羅家坪戶外公園因便利的地理位置,成為不少乒乓球愛好者的練習場所,但由于球案數量不足,經常出現扎堆排隊現象。結合群眾訴求,他提交了社情民意信息,很快有關部門采納建議,將公園乒乓球臺增至12張,此舉深受群眾好評。兩個月前,張新星對羅家坪戶外公園進行跟蹤調研后,將公園場地圍擋、座椅設施、地面材質等存在的問題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協調辦理。
“如今,委員工作室已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運作模式。在這里,工作室成員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不同界別之間的協作,有效推動了體育活動在多領域融合發展,同時也提升了大家的整體履職能力。”張新星感慨地說。
集思廣益 基層治理添助力
定期坐班接待,與老鄉拉話、談心,小到鄰里矛盾調解,大到社區規劃建設,在緊密聯系群眾的過程中,“解民憂”始終是委員們共同的目標導向。
聯動河莊坪鎮黨委政府、陜旅集團延安公司、長慶油田等多方力量,2024年5月,寶塔區政協文化旅游界委員工作室正式成立,并將辦公點選在了位于河莊坪鎮的金延安文化旅游產業園區。
“我們工作室的委員幾乎都生活、工作在河莊坪鎮,辦公地點設在這兒,可以方便大家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更好聯系群眾,幫著政府、企業和學校搭個橋,大家一塊兒琢磨著怎么把事兒辦好,一起把發展搞好。”委員工作室召集人樊俊美介紹說,工作室搭建“線上+線下”雙平臺,線下依托河莊坪鎮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固定聯絡點,線上建立“政協聯絡工作”微信群,成員們實時對接企業、學校、群眾需求,推動“群眾點單、委員接單、政府辦單”模式落地。
針對河莊坪鎮長慶社區居民的健身需求,委員們積極奔走,最終推動政府鋪設3公里塑膠跑道、配備運動設施,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樂享運動的快樂;河莊印象城小區原本沒有公交站點,經工作室建議,相關部門設立了公交站點,解決了片區群眾出行難問題……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來,委員們整合文旅、企業、學校等資源,不僅助力解決了文旅設施配套、鄉村旅游推廣等12個實際問題,還通過紅色家風館等載體,助推文化賦能產業發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聯誼交流凝聚廣泛共識。委員工作室緊扣“走進政企校,共謀大發展”主線,促成金延安、長慶采油一廠等企業與延安大學等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為區域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如今,委員工作室既是委員履職的陣地,也是宣傳和對外聯系的窗口,不僅帶旺了人氣,還在鄉村振興、文旅消費方面彰顯了作為。
“不管什么季節,只要到了飯點,我們這兒的餐飲接待都是滿員!”負責金延安文化旅游產業園區餐飲相關工作的陜旅集團延安商管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媛媛笑著說。
找對切口 委員履職更精準
“昨天掛的號,今天下午拿到化驗結果,明天能直接帶著化驗結果找初診大夫,不用再排隊掛號了!”8月5日,在延安市博愛醫院,患者馬為民驚喜地發現,現在掛一次號能管三天,相較于以前“一天一掛號”方便了許多。
“一次掛號管三天”帶來的便利,得益于寶塔區政協推出的一項便民機制——在公眾聚集區域設置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采集點,定期整理、報送群眾意見,助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延安市博愛醫院就是其中的一家采集點,這里有5名政協委員坐鎮,他們來自健康衛生、市場監督、民營企業等不同行業,覆蓋了多層次的民意需求。
2024年6月3日,寶塔區政協委員、延安市博愛醫院疾控科主任何桂榮將深入群眾了解到的民意訴求,整理成《關于在全省醫療機構推行患者門診就診一次掛號管三天的建議》,以提案形式提交區政協。提案交辦后,7月2日,市衛生健康委下發了《關于征求延安市醫療機構“一次掛號管三天”就診模式實施方案的函》;9月25日,市衛生健康委下發了《關于印發延安市“一次掛號管三天”就診模式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力爭到2024年12月底,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施“一號管三天”門診就診服務。
建議得到采納落地,讓何桂榮更加珍惜自己的委員身份。她說:“通過提案為老百姓真辦事、辦實事,平臺可貴,我將再接再厲積極主動為民履職盡責。”
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采集點召集人、博愛醫院院長呼延小川介紹說,為更廣泛收集群眾意見,采集點通過在醫院門診、住院部、行政辦公樓等顯著位置設置意見箱,建立住院患者多對一微信服務群,利用醫院公眾號,將每周三定為“院長接待日”,每月組織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公休座談會等方式,鼓勵群眾和醫護人員反饋問題,及時了解社區醫療服務需求,今年上半年共撰寫《關于加強殘疾人醫療救助的建議》《“一老一小”消費者合法權益》《關于完善新區東方雅苑小區南側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等10件提案與社情民意信息,其中,《關于加強殘疾人醫療救助的建議》等建議已得到有關部門的答復和辦理。
“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采集點設立以前,由于政協在鄉鎮、街道沒有組織,收集社情民意渠道較少,難以將基層聲音轉化為相關建議報送有關部門辦理落實。”寶塔區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呂小正說,自區政協在商場、酒店、街區等公眾聚集區域設立12個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采集點以來,通過現場收集、二維碼收集等方式,定期整理、報送群眾意見,助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截至目前,已直接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143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