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如何撬動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在西安某醫藥科技企業,全球首創的三靶點減重藥物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這項突破的背后,有3000萬元“研發準備金貸款”的強力支撐。
在西安某放療高端設備企業,1000萬元“科創研發貸”正在助力該企業構建新一代智能放射外科生態系統,為腫瘤治療帶來前沿技術、先進設備等新的解決方案。
在西安某人工智能公司,“AI驅動虛實融合創新發展研究院”剛剛掛牌,在“研發保+研發貸”的支持下,研究院正在探索協同創新機制和有效管理模式構建前沿技術新范式。
這些,都是西安科技金融“活水”精準灌溉創新“試驗田”,推動科技、金融、產業深度融合,鋪就西安企業科技研發“高速路”的生動縮影。
全省首單“研發準備金貸款”業務
助力企業新藥研發
“近年來,西安創新動能不斷被激發,科技型企業增長勢頭強勁。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不斷壯大,這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西安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丁亮對記者說。
近日,西安一家專注于新藥研發的創新型醫藥科技企業頻傳捷報:全球首創的三靶點減重藥物XTL6001研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慢性腎病治療藥物MT1013完成關鍵臨床試驗,為部分繼發性癥狀治療帶來了里程碑式的療效進展……
但作為一家初創期的科技企業,該企業每年僅研發投入就達近億元。而研發具有不確定性,在手訂單又尚未帶來收入,可抵質押實物資產較少,傳統貸款產品難以匹配其資金需求。
“科技企業研發的投入底氣,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托底。”丁亮表示,銀行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支持,有利于拓寬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渠道,能夠增強企業的發展信心,助推企業科技成果研發轉化。
今年7月,招商銀行西安分行為該公司提供了3000萬元“研發準備金”資金支持,助力企業一舉突破關鍵技術,這也標志著陜西省首單“研發準備金貸款”業務成功落地。
“招商銀行‘研發準備金貸款’,以企業研發準備金或研發投入歷史數據為依據,僅憑企業研發能力和信用狀況即可獲批純信用貸款,無須抵押擔保,更能有效緩解企業研發資金壓力,使得傳統模式下難以突破的初創企業研發融資難題得到更好解決。”招商銀行西安分行普惠金融部(科技金融部)總經理齊少波告訴記者。
目前,在陜西省首單“研發準備金貸款”的支持下,這家新型醫藥科技企業多管線研發進展順利。目前已有多個項目進入臨床Ⅲ期,預計兩年內可實現新藥上市。
在科技金融的加持之下,一個全球化雙功能肽新藥的龍頭企業正在西安崛起。
全省首單“研發保+研發貸”業務
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當前,“人工智能+”成為構建新質生產力與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也開始從“炫技”走向“實干”。但要真正做到以AI驅動的虛擬孿生體實現控制實體的生產運營環境,仍然有很多難點需要去突破。
今年4月,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西安空天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掛牌成立了“AI驅動虛實融合創新發展研究院”,積極探索協同創新機制和有效管理模式構建前沿技術新范式,推動一批原創性成果落地轉化。
“金融機構將研發保和研發貸相結合,讓我們不到15天就拿到了500萬元專項研發貸款,保障了研究院相關研發項目的高效推進。”西安空天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在“AI驅動虛實融合創新發展研究院”掛牌成立后的第10天,浦發銀行西安分行聯合平安產險陜西分公司為企業發放了500萬元專項研發貸款,并配套150萬元研發項目費用損失風險保障,這標志著陜西省首單“研發保+研發貸”業務成功落地,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研發風險高的頑疾開辟了新路徑。
“不同于傳統的‘保險兜底貸款’模式,此次銀保合作創新性地將保險嵌入企業研發全周期管理,形成‘風險防控+資金支持’雙向賦能機制。”浦發銀行西安硬科技支行副行長崔瑞楠告訴記者,保險從研發前介入(參與制定計劃、規避風險),到研發中監測,再到風險觸發后快速理賠,形成“預防—補償”鏈條,同時浦發銀行“浦研貸”依據平安產險的科技研發費用損失保險覆蓋率動態核定額度。
“該企業因保險覆蓋率達80%,獲得了500萬元純信用貸款,同時該筆業務也較常規流程提速40%,保險費率下降近30%。”崔瑞楠介紹說。
當前,“AI驅動虛實融合創新發展研究院”正在依托“聯合課題、技術攻關、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加速成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先行者、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化的橋頭堡、數字治理與未來場景的策源地。
多家銀行推出“研發貸”金融產品
大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周期長,科技成果具有不確定性,屬于高風險、高投入,不僅早期研發階段需要大量資本及時注入,更需要耐心資本長期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丁亮說。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已有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西安銀行等多家銀行創新推出并陸續落地了行內首單或首批“研發貸”金融產品,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信貸支持。6月末,全省科技貸款余額8708.32億元,同比增長8.96%,其中,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9.0%。
“7月22日,我行高新科技支行成功為西安一家上市后備企業發放了行內首筆1000萬元‘科創研發貸’,有效支持了企業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西安銀行科技金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科技企業研發投入大、轉化周期長的特點,“科創研發貸”重點支持陜西省內優勢/支柱產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由重點企業實施的破解關鍵“卡脖子”技術和核心技術攻關項目。
同時,西安科技金融還致力于打造覆蓋科創企業創新發展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鏈。
“陜西省首單‘研發保+研發貸’的落地,不僅是單一金融產品的突破,更是科技金融從‘單點服務’向‘生態構建’轉型的標志。”崔瑞楠告訴記者,浦發銀行西安分行構建了“技術評估-資金支持-資源對接-上市培育”的全鏈條服務,能讓企業在每個成長節點都能獲得適配的金融服務。
“西安銀行‘科創研發貸’具有期限長、可純信用的特點,流動資金貸款最長5年,固定資金貸款最長可達10年,能夠全周期為企業創新構建發展的‘快車道’。”西安銀行科技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研發準備金貸款’受到高科技企業群體的廣泛認可,投放已實現一定規模。”齊少波告訴記者,該行還將聯合股權基金、擔保、保險等各方生態合作伙伴,充分稀釋企業研發失敗的風險,推出貫穿科創企業全周期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助力我省加快培育更多更好的具備自主研發與創新成長能力的科技企業。
此外,中國銀行陜西省分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正積極探索推進中長期研發貸、孵化貸等多項科技金融創新產品,為陜西科技創新提供全要素、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撐。
引金融“活水”,激蕩科技創新大潮。隨著西安科技金融生態的日益完善,相信會有更多創新金融工具的落地和推廣,推動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科技研發的最前端,為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加速走向生產線,鋪設一條堅實的“金融通道”。
記者 李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