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
金秋九月的古城西安,一年一度的“委員活動日”如期而至。9月19日、21日,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以“聚焦文化強省建設,貢獻政協智慧力量”為主題,組織部分委員和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先后走進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和關中書院開展“委員活動日”活動,通過實地調研與文化交流,深入探尋文化產業發展脈絡,積極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9月19日上午,大家走進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開啟文化產業調研活動。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窗口,近年來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全民美育教育普及。”省政協委員、省美術博物館館長王瀟介紹了博物館有關情況。
隨后,大家走進“從石間到紙上——唐代石刻拓本書法研究與創作展”展廳。“唐代是中國書法藝術的一座高峰,其書法成就影響了后世千年,本次展覽展出唐代石刻書法拓本110余件,生動展現了唐代書法多元共生的藝術風貌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策展人降金晶為大家介紹展覽的特色和策劃理念。
走在展廳,一幅幅拓本或遒勁有力、或靈動飄逸,將唐代石刻的雄渾與書法的韻味完美融合。大家細細端詳著每一件展品,時而俯身觀察拓本上的細微紋路,時而與身旁人交流心得。
“這些拓本不僅是書法藝術的瑰寶,更是研究唐代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省政協委員、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肖峰感慨道。
展覽的結尾處設置了拓印體驗互動區,大家在拓印項目非遺傳承人康勝利的指導下認真觀摩學習。
省政協委員、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總編輯馬可為說:“建議各大博物館多開展此類體驗活動,通過‘零距離’接觸激發學習興趣,推動傳統文化活態傳承。”
參觀完展覽,大家來到省美術博物館一樓的“千色之域——敦煌壁畫XR數字體驗展”,通過XR(拓展現實)技術穿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沉浸式返回1600多年前的敦煌。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文旅產業正迎來變革升級。建議進一步加大文旅產業與科技融合的力度,打造更多沉浸式的文化體驗項目。”省政協委員、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昌博說。
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的調研,讓大家感受到文化產業發展實踐中的創新思路。接下來的書香之約,則將視角轉向文化精神的傳承與表達,以詩為媒講好陜西故事,延續對陜西文化強省建設的深度探索。
9月21日,作為“委員活動日”的另一項“重頭戲”,“以詩為媒講陜西故事——《三秦吟歌》讀書會”在古色古香的關中書院舉行。委員們與多位文化學者齊聚一堂,通過詩詞研討、唱誦與交流等方式,在詩詞的海洋中感受陜西的歷史底蘊與人文精神。
在備受關注的研討環節,著名作家、省作家協會主席賈平凹,著名文化學者、省文聯原副主席肖云儒,中華詩詞學會顧問、省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孟建國,省詩詞學會會長、西北大學教授劉煒評四位文化名家,圍繞詩詞創作和《三秦吟歌》背后的故事與現場觀眾進行深度交流,分享各自獨到的文化見解。
“龍門人中龍,一躍貫蒼穹。”研討剛落幕,朗誦家陳鋼、肖莉以一首鏗鏘有力的《太史公歌》拉開唱誦環節的序幕,瞬間將讀書會氣氛推向高潮。隨后,多位朗誦家與歌唱家輪番登場,演繹了多首《三秦吟歌》中的代表詩詞,用聲音賦予詩詞新的生命力,精彩的表演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詩歌不僅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反映時代、社會和文化的窗口。作為政協委員,我習慣將調研中的所見所聞、生活中的觀察思考融入詩歌創作,用文字記錄三秦大地的發展變化,傳遞陜西文化的魅力。”《三秦吟歌》作者,省政協委員、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陳俊哲在讀書會上分享了創作初心。
“本次讀書會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展委員讀書活動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省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高中印表示,今后將常態化開展委員讀書、理論學習和政治培訓活動,更好地引導委員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履職能力和本領。(記者 楊小妹 文/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