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王雅 記者 韓永國
秋日的索山村,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希望,一堂別開生面的“田間課堂”正在這里舉行。來自禮泉縣農業農村局的農業專家俯身花椒樹下,手持枝條,為聚攏過來的村民細致地講解花椒樹秋季修枝、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技術,農戶們凝神聆聽,不時提問;不遠處的養殖場里,畜牧專家正與肉羊養殖戶交流,并就飼料配比、秋季疫病防控等問題手把手進行指導,現場氣氛熱烈。

索山村是咸陽市政協長期結對幫扶的重點村。近年來,咸陽市政協多次組織委員深入調研,圍繞花椒、肉羊等主導產業,持續開展技術培訓、市場對接和設施幫扶,助力當地改善生產條件、拓寬銷售渠道,一步步推動特色產業從小到大、由弱漸強,為鄉村振興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帶著從田間地頭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委員們與村干部、村民代表轉場室內,圍坐一堂,就索山村產業發展的挑戰與長遠規劃進行座談。現場氣氛熱烈、互動頻繁,未來發展藍圖在不斷碰撞中逐漸清晰起來。
市政協委員、陜西欣農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增剛率先發言,建議推動產業鏈大融合,貫通種植、加工、銷售環節,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和附加值。
高增剛委員關于產業鏈融合的建議,引發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市政協委員、禮泉縣農業機械管理站副站長孫向軍建議,針對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對農產品進行精細化加工處理,開發特色產品,以優質優價拓寬市場。
圍繞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市政協常委、咸陽新陽光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利濤作出承諾,當場認購索山村價值6萬元的農產品,以實實在在的訂單幫助農戶增收。
“訂單幫扶之外,更需要穩定的銷售渠道。”市政協委員、咸陽川渝商會會長梁卉表示,除了企業自身采購外,還將積極幫助農戶對接大型社區、餐飲企業、超市以及學校等單位采購平臺,建立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
“在打通銷售渠道的同時,還要不斷挖掘產品本身的價值。”市政協委員、咸陽市崇英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張崇英從產品角度出發,探討能否將花椒梗與養生概念結合開發新產品。
“無論是新產品開發還是傳統渠道拓展,都離不開新的營銷方式的助力。”市政協委員、中國聯通咸陽分公司黨委書記范蓉聚焦數字賦能,建議組織開展電商直播、短視頻拍攝等專項培訓,幫助農戶掌握線上推廣技能,利用新媒介暢通銷售渠道。
此次在索山村開展的“村企對接——助力農產品銷售”活動,只是咸陽市政協2025年“委員活動日”委員履職“服務為民”系列活動的一個縮影。除了深入鄉村開展產業幫扶,咸陽市政協還組織委員走進企業開展協商文化“五進”、讀書分享、“智改數轉”微協商活動;在校園開展文史資料進校園、履職分享和心理健康指導活動;赴旬邑縣專題調研野生鳥類保護工作;在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學習宣講活動;聚焦文旅融合舉辦主題讀書活動;組織委員走訪慰問“1+1”結對幫扶城市困難家庭,做實關愛幫扶。
此次“委員活動日”系列活動,是將履職觸角向基層延伸、把委員責任與群眾期盼緊密結合的生動實踐,每一項活動都彰顯了委員擔當和政協溫度。未來,咸陽市政協將繼續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工作導向,推動委員履職更接地氣、更惠民生、更富成效,真正把“服務為民”融入日常、做在經常,為咸陽高質量發展和民生持續改善匯聚更多智慧、貢獻更大力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