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芊羽
“現在找檢驗檢測機構,就像點外賣一樣方便!”9月30日,談及“秦質享”陜西質量基礎信息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秦質享”平臺),西安吉利汽車有限公司質量部管理科科長田中偉深有感觸。
只需在電腦或手機上輕點操作,田中偉便能在線匹配權威技術機構、比對服務方案,找到適配的檢測機構,足不出戶完成計量檢定、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及結果取回。這樣高效便捷的體驗,得益于省市場監管局牽頭建設的“秦質享”平臺。
質量基礎設施是推動科技創新、質量提升、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
“過去,一輛整車涉及上千項零部件檢測,需要對接多家機構,不僅耗時耗力,還可能因流程銜接不暢耽誤生產。”田中偉回憶道。如今,“秦質享”平臺就像一座“云端質量服務大廳”,將全省分散在不同城市、不同領域的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資源集中起來,讓企業能夠“一站式”匹配服務資源。“在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時,公司運營成本也降了不少。更關鍵的是,‘秦質享’平臺能幫我們把供應鏈企業的質量信息納入統一管理,從源頭守住零部件質量關。”在田中偉看來,這種協同機制,正是推動“陜西制造”向“陜西智造”躍升的重要支撐。
“秦質享”平臺的服務創新不止于此。該平臺開設“質量專家門診”,讓企業可以隨時在線上咨詢全省乃至全國的質量技術專家,獲得權威指導,并通過產業鏈服務專區,為不同產業量身定制全鏈條質量解決方案,實現質量服務“一網通辦、全鏈覆蓋”。
對這份便利,陜西力源儀器設備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峰同樣深有體會。“借助平臺,我們不僅能及時掌握最新行業標準與技術規范,確保檢測工作符合要求,還得到了發展機遇。平臺上豐富的信息資源以及專業的技術咨詢、培訓、指導等服務,助力企業持續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并改進檢測活動。”馬峰說。
從“跑腿辦事”到“指尖服務”,從“資源分散”到“協同高效”,“秦質享”平臺以數字化手段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用心用情服務,切實解決企業困難事、煩心事。截至目前,“秦質享”平臺已入駐服務機構1289家,引用標準33.58萬條,上線服務方案3138個、典型案例829個,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秦質享”平臺是我省加快構建更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省市場監管局堅持質量筑基,充分發揮質量基礎設施支撐保障作用,助力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全省持續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提升行動,建成100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線下服務站點,服務企業11647家次,幫助企業節約成本4596.88萬元。
“我們將緊扣深化開展‘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工作主線,持續推動‘秦質享’平臺健全升級。”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健全用戶反饋機制,優化整合各方資源,持續拓展完善平臺功能,擴大服務覆蓋面,真正把平臺的好政策、好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讓其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箱”和“加油站”,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筑牢質量根基。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